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实效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08-28 12:59:12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帮助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成效,灾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

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帮助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成效,灾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生活条件大变样、社会事业大跨越、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

从近日在昭通市召开的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挥部第七次会议上获悉,截至7月底, 1761个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1545个、占87.7%,累计完成投资256.2亿元(民房投资117亿元,其他项目投资139.2亿元),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基本实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的重建目标,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城乡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坚持群众自建、统规自建与统规统建相结合,整合资源,打造全新集中安置区新集镇,村容村貌、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灾区群众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共建共享、厉行节约、综合利用,着力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成了一大批校舍、卫生计生机构、劳动就业服务保障场所、社会福利机构和公共文化、基层综合服务等设施,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与震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修缮加固和重建校舍81.85万平方米,比震前新增16.85万平方米。修缮加固和重建医疗卫生机构95.77万平方米,比震前新增21.23万平方米,病床床位由2014年的7429张增长为2016年的8980张。灾区教学和医疗条件全面改善,龙头山镇教育、医疗设施达到全省同级机构一流水平。

基础设施条件根本改善。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扩建、新建公路1469.5公里,昭巧二级公路、沙小公路提前通车,灾区提前实现"两小时交通圈"。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有效破解重点乡镇与周边县区交通物流的"肠梗阻"难题,农村公路路面等级全面提升,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实施"除害兴利计划",全面推进受损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工程恢复重建、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

特色产业加速发展。以昭龙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了苹果、葡萄、花椒、樱桃、核桃等绿色经济林果产业,建成71公里沿线生态景观带,加快沿线观光旅游、生态种植等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矿冶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一批集聚产业企业的工业园区和昭阳、鲁甸等4个百亿元产业园区。灾区特色优势产业顺势而起,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震前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灾害防治能力明显提升。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建立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四包四保"责任制,加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大型以上工程项目39个、中小型项目204个;统筹红石岩堰塞湖下游灌区与地质灾害防治,新增库区4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改观。实施退耕还林34.15万亩,超额完成规划22万亩,营造林110.72万亩,治理岩溶528.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地震前的32.7%提高到35.49%。重点培育绿色富民产业,加快大山包黑颈鹤和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一个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呈现在世人眼前。

云南日报 谢毅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张宗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