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10岁上大学是喜还是忧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09-16 11:19:58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2016年,9岁河南商丘女孩张易文的首次参加高考,总分考了172分。由于张易文从未参加过义务教育,一直在父亲开设的培训学校读书,事情被报道后,有人称其为“神童”,也有人视其为“炒作

2016年,9岁河南商丘女孩张易文的首次参加高考,总分考了172分。由于张易文从未参加过义务教育,一直在父亲开设的培训学校读书,事情被报道后,有人称其为“神童”,也有人视其为“炒作”。

经过一年的复读备战,张易文今年通过单招考试,以352分的成绩被商丘工学院录取。张易文的父亲向媒体坦言,女儿从学习到择校再到之后的人生安排,均会由他们主导,平时不让女儿跟“低级趣味”的孩子玩,要让女儿在宽松的大学环境里,享受真正的童年。

9月10日,今年10岁的张易文来到商丘工学院报道,在同龄小孩还是小学生时,张易文却开始其大学生活,这种现象是喜还是忧,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仅看考试成绩,无法断言是否成才

针对社会上此起彼伏的“私塾”教育,今年年初,教育部专门发文明确,“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张易文打小就读于父亲办的私塾,进而通过国家考试进入大学。她的成长之路,可能实现了“早快”,却未必就“好省”。这一方面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所以也无从比较;另一方面,如果成长的“早快”以跨越特定阶段为前提,则未来还是需要补课,比如人格教育、社会教育等。

知识之外,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孩子的社会化。从父母膝下的乖乖宝,到一个社会人,学校教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阶段也是不可跨越的。任何一个人最终都要成为社会人,都需要与他者、与外部实现互动。仅仅看考试成绩,就断言成才成人,跟其所批判的“惟考试论”有什么区别?

张易文的故事,也促使社会再次打量我们当下的学制。这些年来,关于缩短学制的讨论甚嚣尘上。在最近两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每年都会有代表委员提出这样的意见。尽管几乎每一次讨论最后都没有下文,但也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讨论,并非没有民意基础。

基础教育学制设定为12年,是获得了广泛认可的。现实地看,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往往很漫长。除了知识的获得之外,还包括身心的发育,以及各种生活教育等等。即便有些孩子的发育异于常人,表现出早熟、早慧,但仍属个别现象。对于更多的孩子而言,一个稳定、可预期的成长期是必要的。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全世界199个样本国家和地区,各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年限从10年到14年不等,十年学制的只有10个,仅占5%,实行十二年学制和十三年学制的学校约占77%。也即,国际上对孩子的教育,仍是偏保守的。

教育要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这是古往今来的普遍共识。当然,任何一种完备的制度设计,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不是密不透风、雷打不动。比如,在学制稳定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弹性与灵活?允许跳级、允许提前毕业?

张易文本人及其家长有“早快”的意愿,那就不妨尝试尝试。只要不影响更多的人,或者即便有些影响但总体学制格局不会因之变化,那就大可不必大肆挞伐。我们在肯定儿童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该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个别人的自主选择。

“早快好省”不能换来幸福

上大学,不光意味着高考分数超过了某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更意味着她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独立面对各种难题、挫折和意外的能力,有随时走向社会的能力,而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她准备好了吗?都说3年一个代沟,而河南女孩的同学普遍比她大了七八岁,并且都是通过义务教育正常升学而来,跟她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们之间能成为朋友吗?

基于教育规律的反思,即使河南女孩真的是个“神童”,或者说被培养成了“神童”,这些问题一样不可忽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光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完整人格的培养。而这一点,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义务教育之所以规定了9年的时间,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然,仅仅用时间上的“早”和“快”作为衡量标准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能用更短的时间通过某个高校的录取线。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校一度兴起过创建“少年班”的热潮。在那样一个科技人才严重断档的特殊年代,少年班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十四五岁的少年进入大学,接受“超前”培养,他们同样被誉为“神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为了行业精英。他们当中,有的毕业之后选择了出家,有的跟导师关系恶劣而不得不中断了求学,还有的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现在,国内仍然开设“少年班”的大学只剩下了3所,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则早就停止了少年班的招生。许多教育界专家都在质疑“少年班”模式是否揠苗助长,而那还是14岁的少年在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后的结果。一个10岁的孩子通过私塾考上大学,是否更加操之过急了呢?

近日网上热议的“程序员精英被骗致死”事件,虽然事实还不清楚,但是从死者的自述和聊天记录截屏可以看出,这位程序员虽然在专业方面堪称精英,但是在人际交往、社会经验上却能力堪忧。而最后导致他死亡的,除了外界因素以外,他本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太弱也是不可否认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是一次短跑竞赛,仅仅追求“赢在起跑线上”有什么意义呢?赢了开头不代表能赢到最后,家长和社会唯一应该做的,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让他拥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自己去选择未来的人生。如此,即使失败,也不会后悔。

笔者丝毫不怀疑这位爸爸对女儿的爱,但很担心他“早快好省”教育观会误导他人。现在家长的教育“军备竞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人为地“打造”出一个10岁上大学的“神童”更是给这种焦虑“火上浇油”。现在的教育界,是最需要“平常心”的时候,就别再用“早快好省”的理论给孩子家长加压了。

10岁上大学,一个被夸大的广告

笔者个人并不反对低龄少年进入大学学习,但必须符合条件,而能符合条件的,就是传说中的“神童”。

第一,要具备超常人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可否认,世界上存在着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超越了普通人,因此在10岁或者稍大一点的年龄,他们的知识水平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大学学习的要求了,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也足以应对大学课程,这样的孩子进入大学学习,笔者并不反对。第二,要体现出对某一个专业的兴趣和能力。大学是专业教育,这与中小学是不一样的。受教育者最好是在某个专业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这样教育的效果就能够事半功倍。这样的基础,对于普通孩子而言,是在漫长的基础教育中形成并显现出来的。而对于提前接受高等教育的“神童”来说,也需要提前来证明自己身上有这方面的特长。

但是张易文并没有达到这些条件,张易文的高考分数说明,她既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也没有显现出她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面有什么基础。可以看出,她父亲的快速学习方法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张易文的高考成绩说明了这一点。她父亲急着要张易文上大学,恰好又是想要证明他那一套方法的有效性,这其中明显有商业动机,因为他是一名私塾老师,他的女儿能在10岁上大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广告。但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个广告是夸大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要质疑一下商丘工学院,为什么要录取一个没有达到分数线的学生?面对一个未成年人,学校即便是有“特事特办”的权力,也应该更谨慎,更严格才对。商丘工学院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一种没有被证明成功、且在法律上存在疑问的教育方式背书,这一点,必须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笔者赞同给予一些孩子超常规教育的机会,但必须是要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基础,而不是由家长或老师越俎代庖,人为地制造这样的机会,这毫无疑问是拔苗助长。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一生所受的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一旦在错误的环境和方式下接受教育,其错误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尝试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风险,家长还是不要轻易让孩子去尝试那些没有得到有效证明的教育方法为好。

“拔苗助长”不该被推崇

同龄人都还在上小学三年级,张易文却走进了大学,“差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有“拔苗助长”之嫌;但更多的人则是带有羡慕的感叹,认为对于“神童”就应打破常规,“不接受义务教育”也未尝不可。

暂且不去评判张易文是“异于常人”的神童,还是被其父亲当作试验的“小白鼠”,因为她未来是否能够成长、成才、成功,尚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10岁女童上大学”这一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甚至无限推崇,值得我们反思。

自古以来,国人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心理。受这些思想以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推崇、惊羡“神童”。于是,一些父母违背国家法律、不顾教育规律,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孩子进行“实验”。一些孩子经过“实验”成为“神童”,看似知识增多了、上大学提前了,但是,有许多人成人后并不能适应社会,并没有获得成功。

单从上大学而言,评价“成龙成凤”不应以几岁入学为标准,而是看大学是否适合孩子、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反观曾招收若干“神童”的国内多所大学的少年班,也曾出现过学生不适应大学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以至于最终停办。目前依然招生的几所高校,其少年班并非以低龄为唯一评判标准,虽然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但依然要求学生有完整的基础教育过程——这其实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

万物发展皆有规律,教育亦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形式的“拔苗助长”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一生的、不可逆的,诸多的“伤仲永”的案例理应引起各方特别是家长的警醒。其实,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尊重孩子的自身意愿,家长不能将自身意志进行强加。

教育规律需要各方的遵从,“10岁女孩上大学”背后折射的“违法问题”也值得教育管理部门深思。缘何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或者说对学校的教育不满意?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要反思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各类学校要加强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0岁的张易文已经入学,我们不需要对她进行过多的指责,毕竟她仍然是年纪尚小的儿童。当然,无论是基于这一个案本身,还是普遍性适用原则,对“神童”试验的拔苗助长行为,我们都不应推崇,以至于要坚决否定,并由此形成统一的舆论导向和教育原则,避免“伤仲永”的闹剧重演。

文/《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金羊网、红网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