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护苗行动”项目:“邑”家人“义”起来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09-21 11:09:50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邑’家人,‘义’起来!”这是一个口号,这也是36万志愿者的内心的呼唤,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是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

“‘邑’家人,‘义’起来!”这是一个口号,这也是36万志愿者的内心的呼唤,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是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走在街头,随处可见身着橘黄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在交通路口、单位窗口、社区、困难家庭、偏远山区,志愿服务者的身影一直存在着。

十多年来,我市志愿者数量已经发展到36万,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的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为18.25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是25.56万人,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71.4%,注册志愿者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的13.63%。可以说,志愿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文/胡涛张燕

三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红帽”

为配合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义工联在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展了公共文明引导小红帽行动。据了解,公共文明引导分为文明劝导岗,市容监督岗,主要对交通要道路口进行文明劝导、对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市民“乱过马路、乱扔垃圾、乱吐痰乱丢烟头、人行道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

为了更好开展该项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由三区义工联负责招募,并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对规劝言语、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提升志愿者文明劝导能力和素质,志愿者主要是对车辆乱停放、行人不按红绿灯指示过马路、非机动车驾驶人骑车过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对过往公交车辆是否有到站不停车、车容车貌差、车辆标志不清晰等违规情况进行记录。

据介绍,为提高蓬江辖区内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从2014年8月开始至今,蓬江区义工联在全区交通主干道、76个主要交通岗开展常态化公共文明引导活动,获益群众约100000人次。三年来,在文明引导员上岗期间所在交通交通事故发生率为0。近期,蓬江区也开展了15个创文劝导岗和18个常态化文明劝导岗,共组织62名志愿者每个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在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而江海区也是党员义工、青年志愿者齐行动。从8月1日起的每个工作日,28个区直部门分别在全区范围内的14个主要红绿灯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行动,至今累计有1500多人次参加。同时,在江门轻轨站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在入闸处及自动售票机处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乘客按次序进出站,确保通道畅通。

在新会区,为助力创文,纵使天气炎热,志愿者们仍然坚守岗位,耐心劝导市民文明出行,对市民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面对面宣传,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让文明出行成为我们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新会区自开展路口文明劝导活动以来,党员义工共参与400人次,设立执勤宣传教育点14个,派发宣传资料40000份,共教育处罚交通违法的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约2000人。据新会义工联统计,近两个月来,参与公益活动的义工达1200人,总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

全市注册党员义工逾4.1万人

目前,全市注册党员义工服务队达907支,注册党员义工超过4.1万人,占注册义工总数11.47%,他们成为我市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党员义工在巩固创文成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委、团市委、市义工联联合在市直属各党员义工队伍中开展“双百行动”(约100支机关党员义工队伍与城区约100个社区结对开展义工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美丽江门”行动、文明劝导、邻里守望、关爱困难家庭、便民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据了解,目前,在深化“双百行动”的基础上,市直党员队伍还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按照《江门市“千(万)义工助千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10+1”的结对帮扶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实际需要,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建立社区志愿服务“1+3”联动模式,开展“爱到家”行动、“微愿成真”结对认领计划。

此外,为更好的服务,市义工联还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东湖公园等多个党员志愿服务基地。截至2017年,在推广东湖公园党员志愿服务基地运营模式基础上,近年新增五邑图书馆、华侨博物馆和市青少年宫、市规划馆、江门汽车总站等6个市级党员志愿服务基地,以设置岗位化服务为特色,发动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参与基地志愿服务。其中,东湖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在2015年8月份开始启动,打造“爱家,爱东湖”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至今已经运营近二年,目前各志愿服务岗运作正常,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部分服务队还进行过扩招,服务也得到了市民的赞许和认可。此外,据统计,目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活动的市直党员义工约500人,服务社区居民达8410人次。

同时,市直机关义工分会组建7支市直机关党员流动志愿服务队,结合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开展恒常性服务,得到了市民的赞扬和认可。市义工联秘书长李昆韶表示,通过长期的党员义工结对帮扶社区,很好地做好了志愿服务,也能进一步做好了对创文行动的宣传,提升市民的关注度。

开展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要促进志愿服务更好的发展,就要使得志愿服务常态化,这也是志愿服务发展长期以来的主题。随着注册志愿者人数每年激增,志愿服务活动也不断蓬勃发展,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逐渐成型。”市义工联主席司徒捷介绍,我市志愿服务总时数由2006年的2000多小时,到2016年超过86万小时,每年呈快速增长。注册义工人数由2006年只有几千人,到了2016年,我市注册义工人数已达36万多人。2007年总活动153场次,到2016年已达21835场次,十年累计达8.5万场次。

司徒捷在市义工联二届九次理事会上也表示,市义工联已形成敬老助残、交通文明劝导、绿色环保、便民服务、医疗卫生等16个领域74类的基础性志愿服务,并常态化开展。如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到目前已开展服务超过16000场次,参与义工超过10万人次,累积服务时数达30万小时。

“志愿服务常态化最直接的体现是,群体越来越大,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举办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被关注、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时时刻刻都有志愿者活跃在社会上,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江门市首届最美志愿者、省铜奖义工梁瑞霞表示。

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成立三区四市、市直机关党员、市属单位党员、市教育系统、市医疗卫生、市巾帼、市红十字、市关心下一代等14个一级义工分会和市直属、市金融系统、市助残、市老干部大学、五邑大学、江门职院、江门电大等7支一级义工服务总队,近三千多支基层义工组织,建立了覆盖市、区(市)、镇(街)、社区(村)的四级志愿服务网络。据了解,2008年—2011年,我市在市区133个社区按照有工作架构、工作制度、运作经费、服务队伍、服务阵地、服务活动和统一标识等“七有”标准建立社区义工服务站,目前,根据“邑家园”建设步伐,全市在社区(村)建立义工(志愿)驿站,将志愿服务扎根于社区。

据介绍,目前城区的114个社区义工(志愿)服务站,根据“爱心之城”提出的“四个一”要求(一社区一志愿服务骨干驻点、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对、一张志愿服务清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与社区日常公共服务、“邑家园”建设相结合,实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常态化。各社区平均每月志愿服务活动3.6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间23小时,注册志愿者的服务参与率71.3%,除新进义工培训外均达到“爱心之城”的要求。如太平社区、育德社区、石湾社区等恒常开展的“耆康计划”、“爱心漂流计划”、“爱心学堂计划”、“社区手工坊计划”、“技能加油站计划”等社区服务项目既整合了社会资源,又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此外,以志愿“e”站带动和引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如东湖广场“e”站、长堤青年文化广场“e”站、育德广场“e”站已成为服务周边群众,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阵地。

延伸阅读

帮扶单亲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护苗行动”项目是由江门市台山玉石协会出资30万赞助,项目由江门市义工联合会主办,江门市蓬江区邑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江门市义工联弘志服务总队承办,五邑大学义教大学生和江门市心理教师3支团队协办。项目在蓬江区和江海区单亲家庭内开展,直接受益对象主要是单亲儿童和家长,间接受益对象为义教老师、心理教师、个案义工等,截至到2016年,项目直接惠及约900人,占全市单亲家庭的9%,间接惠及500多户单亲家庭、6万多适婚青年、300多个濒临离婚家庭。超过8成受益对象各方面状况在参与项目之后都有明显改善。

服务内容是义教老师每周一次上门义教,心理教师每月义教点评、团体心理辅导、家长分享会、义教点评会,个案义工上门调研、亲子拓展活动、结对帮扶、爱心助学等义工活动。另外通过志愿者筹款、心理教师社区讲座、个案义工家庭社工服务等活动,间接服务江门市区大部分单亲家庭,缓解其经济压力,改善亲子关系,减少因家庭问题而造成的恶性社会问题。

在服务模式上,护苗行动用“社工+义工”联动模式落实项目,由1名社工专职管理项目,由80名大学生义工、13名个案义工、13名心理老师义工组成。一名个案义工、一名心理老师和两名义教大学生配对帮扶一户单亲家庭。项目的运作模式为稳固的单亲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系统,通过干预单亲儿童家庭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单亲儿童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志愿楼长”项目:

成为缓解居民矛盾的润滑剂

“志愿楼长”项目是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宗旨,以“志愿”为前提,以居住楼(小区)为阵地,以综合开展文明倡导、政策法规宣传、治安巡逻、社区管理和帮弱扶贫为目标的服务模式。

“志愿楼长”通过社区优选和居民自荐两种途径发展,重点发展退休人员(党员、干部、职工)、家庭主妇、有威望的社区居民、热衷公益的社会人士等四类人员,优先发展党员、注册义工、道德模范、热心人士、机关干部等五种身份人员。在此基础,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等方式,实现“志愿楼长”服务模式由点到面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000多人加入“志愿楼长”队伍,覆盖了206个社区。

“志愿楼长”职责明确,主要是当好“邻里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治安防范协管员”、“公共事务管理员”。据统计,近两年,“志愿楼长”共解决邻里典型纠纷780件(起),开展规模性集中宣传活动2048多场次,反映社区问题约5200件(起),成为了缓解居民矛盾的润滑剂。

此外,该项目还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志愿楼长、网格长、片区组长、社区党组织逐级负责的网格化组织管理形态,有效分解了社区服务工作,打通了社区自治“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2015年“志愿楼长”项目获评“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江门市创建“爱心之城”的重要品牌。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