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致力打造特色区域教育信息化高地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09-25 11:53:11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近年来,江海区教育局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对信息化的理解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特色学校发挥带动引

近年来,江海区教育局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对信息化的理解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特色学校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高新区(江海区)的特色区域教育信息化道路。

文/图吕中言

高度重视

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江海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文件,明确了该项工作发展的重要性。

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随之而来的是实际行动与投入。笔者了解到,近四年,高新区(江海区)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教育信息化改造与建设方面共投入了3000多万元,其中2016年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8个电脑室和1个电子阅览室,配置了129套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平台,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及学前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

“近年我区坚决把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来抓,依托中国电信光纤主干线,通过百兆光纤接入,实现我区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和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构建了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江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班冰说。

“近年我区还加大投入电子图书的建设,通过开发电子图书阅览软件,做到优秀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加强了优质教育的资源开发,并鼓励以自主开发为主、适当购买为辅的原则,通过开展学校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培训,建立江海区教育资源中心及校本资源库,教育资源容量超过1500G,教育资源数量超过20万件,通过各校与我区教育局网络互联互通,教学资源库和学习资源库组成江海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用共享,提高了教育质量。”江海区教育局局长杨勤浩介绍。

杨勤浩特别指出:“从今年4月份起,我区从三个街道选点进行首批‘云录播室’建设,旨在将智能录制、课堂直播、课后点播、在线观摩、教学评估、巡查督导、在线编辑、设备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发布、教学监控、教务管理、学生课程管理、互动教学等功能完整地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支持各种教学活动需求。”

如今,“云录播室”已建立起了“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模式实施专递课堂,学校从单纯的教室课堂发展到了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活动,建立起校际与学科相交,点与面相织,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立体式庞大的视频教学、教研资源,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全面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

实现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全覆盖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中,高新区(江海区)积极应用和创新信息技术手段,从而使电子阅卷系统、教学质量监测平台等各项信息技术在全区内得到广泛应用,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我区有计算机实验室48间、多媒体教学平台646套,其中班级教学平台595套。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系统软件,实现了在线实时测评,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了我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班冰介绍说。

据了解,经过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目前高新区(江海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实现100%学校有门户网站,100%学校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校务,100%学校建有计算机室,100%学校有校园网和校本教学资源库,100%实现“校校通”“班班通”,100%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100%学校与省市基教网互联。此外,信息技术已纳入该区中小学必修课程,各中小学均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100%。

“同时,近年我区依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有序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前我区100%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打造了区信息中心,与省‘粤教云’平台对接,实现省、市、区三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了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全覆盖。”江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黄锦才说。

杨勤浩还特别指出:“当下,我区已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无纸化办公,全区教师使用数字化办公平台,实现公文管理系统化、任务管理精细化、公共事务办理优质化。而‘心意达教学质量监测平台’与‘我的e校’等推进家校互联,江海区基础教育信息网和江海区社区教育网推进了教育与社区互联,推进了教师间教学研究,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应用覆盖率达100%,充分体现了我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之高。”

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软实力”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软件以及硬件设施这类硬实力固然重要,“软实力”同样重要。

对此,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结合实际,为广大教师全力组织开展多途径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致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据统计,目前,该区共用教学、管理、技术支持人员1324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达标者1289人,达标率高达97.4%。

此外,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极其注重信息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学效率,进一步体现了该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软实力。“目前我区有市级以上信息技术课题4项,其中,《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策略性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是国家级信息技术课题。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程度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更是达到91.9%。”黄锦才说。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新区(江海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时至今日已初显成效。

据悉,该区现拥有3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所江门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同时,近三年,该区师生获市级以上信息技术类奖项149人次,其中省级以上108人次,充分体现了该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之高。

另据悉,目前,高新区(江海区)正在开展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认真开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社交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研究。“首批从三个街道选点进行‘云录播室’的建设即将启动,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模式实施专递课堂,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全面实现教学与研究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杨勤浩说。

观察手记

信息技术支撑教学模式创新

当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为高新区(江海区)每个孩子提供了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各校校园网、开放性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的学习途径,为该区每个孩子成功发展提供了途径多样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更是为该区每个孩子的成功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学习方式。各校也通过不同途径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除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外,还举办“绿色上网”等学生作文比赛、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上网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上网习惯,有效预防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经过近五年来的变革发展,该区以信息化促进区教育均衡化、现代化、特色化的成效相当显著,相信下一个五年,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将同样精彩。

数说变化

10个100%

实现100%学校有门户网站,100%学校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校务,100%学校建有计算机室,100%学校有校园网和校本教学资源库,100%实现“校校通”“班班通”,100%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100%学校与省市基教网互联。

信息技术已纳入全区中小学必修课程,各中小学均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到100%。

该区依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有序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目前该区100%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

已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应用覆盖率达到100%。

108人次

近三年,该区师生获市级以上信息技术类奖项149人次,其中省级以上108人次

两个90%以上

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程度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达到91.9%。

据统计,目前,全区教学、管理、技术支持人员1324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达标者1289人,达标率高达97.4%。

3000多万元

近四年,该区在教育信息化改造与建设方面共投入了3000多万元。

教师心语

江门市第十一中学校长余晓天:

让课堂生动起来让文化鲜活起来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投入下,教育信息化的改变,使我们的学生得以全方面接触高新技术。同时,在教学方面,信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让我们拥有了集体备课的资源库,提高了我校的教学水平。目前,我校拥有云计算机室、全区电子阅卷考点等,其中,阅卷系统使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阅卷互相参与阅卷。

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到来,也让课堂生动了起来、让文化鲜活了起来。这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观念和行为上的革命。

外海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

走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五年

当下,社会在信息技术化方面高速发展,区教育局近年在这方面及时花大手笔投入无疑满足了新时代需求。搬进了新校舍五年,正是我校走上了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五年。

在我看来,近年我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通过整合基础设施设备,把自身升级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而正是利用这个新的台阶,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在线与全国优秀学校进行互动,让老师拥有更多的在线培训机会,通过在线平台的沟通交流,让我们能与更多的学校结盟,从而共享教学资源,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今,我们更是成为了中国好老师的基地校。

天鹅湾小学校长莫斯汝:

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高速、高效、

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环境

目前我校所有课室都添置了触屏一体机,新建了一个课堂自动录播室,今年还将投入使用的有全区第一例电子书包班、掌上自助借阅绘本吧、具直播功能的阶梯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和功能场室。

在我看来,信息化技术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上更加得心应手,通过系统反馈的各类学生信息可以作为大数据统计,让教师们的管理更为高效。学校立项了“互联网+阅读”课题,开发了一些微课案例。我认为,当下,信息化技术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环境,也成为一种影响教育教学观念、手段、方式及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学校文化。对此,必须感谢区教育局的大力投入。

新民小学校长付师华:

教育信息化展现的优势

是多方面的

近年来,区教育局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当下,我们所体验到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了各种优势,大量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等方面优势是以前没有体验过的。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提高为我们学校的教学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中观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育信息技术也促进了师资培训,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从网上进行学习,使教育真正实现信息化,提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