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社区康复“江门模式”他们为精神障碍患者铺设“回家之路”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10-16 12:32:57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世界精神病协会指出,精神疾病对于病人及其家庭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精神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世界精神病协会指出,精神疾病对于病人及其家庭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精神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社区康复是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稳定患者病情、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0个月了,其为我省首个由医院承办的专业的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精神障碍康复者借助此平台进行专业康复,能减少复发和肇事肇祸,进而更好地回归社会。

文/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图/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

1

搭建专业心身康复平台,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助你尽展所长,重新投入家庭、工作及生活角色。”在我省首个专业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随处可见这一标语,这是该中心的宗旨。走进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左邻右舍便利店,这里商品种类齐全,都被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与普通便利店不同,左邻右舍便利店从收货、理货、售货及收银等,都由精神障碍康复学员来做。该中心还划分了多个功能区域,提供给康复学员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厨艺坊、创意坊、缝纫坊、手工加工坊、健身天地、休闲小站、书画室、阅读吧、文娱治疗室、服药训练室、心理治疗及放松治疗室等,每一处都明确张贴着工作制度、训练操作流程,十分规范。

据介绍,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于去年底成立,是广东省首个社区专业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是集医学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及适应性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服务中心。

“精神康复不仅仅是对患者心灵的关怀,更主要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的成立,搭建了专业的精神康复平台,对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是巨大的福音。”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梁先锋表示,以往由于没有专业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患者康复的参与度低,而精神障碍是全病程,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该中心的成立,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化,使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专业的康复平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依托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业团队,并学习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人才队伍配置齐全,包括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公卫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音乐治疗师及美术老师、社工等。此外,还结合精神康复综合管理的思路,促进跨部门多学科团队协作,建立与辖区残联、公安(派出所)、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康园中心、村(居)委会、社工组织、义工联及家属等的紧密联动合作关系。

2

创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那么,这个专业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是如何让精神障碍患者一步一步地回归社会呢?

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分为社康部和职康部,目前共有67名社区康复学员。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淑华介绍说,社康部的服务对象为江门市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居民,社区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受精神健康问题困扰,以及其他对精神健康有进一步了解需要的居民。社康部为上述提供出院预备、院后随访、外展个案管理、康复委员会、健康促进、家属资源中心等服务。

职康部的服务对象则为社区精神康复者,以江门户籍,蓬江、江海两区的常住社区精神康复者为主。在便利店、手工加工坊、厨艺坊等特别设计的训练环境中,提供精神康复专业指导,开展精神疾病院后强化职业治疗康复训练。按照服务使用者的个人需要和选择,通过个体化的设计,针对性编排各种有目的的训练活动,发掘个人优势和潜能,使他们重获生活、工作及闲暇所需技能,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投入个人生活的角色,过有意义的生活。

在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这些职业技能训练不仅可以让患者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将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作为连接医院和社区之间的服务桥梁,建立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网络,对接现有精神疾病防控体系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资源。”吴淑华表示,该中心致力于创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精神康复者及家属或照顾者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事前干预、危机介入、实时支持、个案跟进等一站式的社区精神康复支持和康复服务,并承担着全市精神康复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政策宣传、公民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职能。

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还不定期举办活动,让康复学员共同参与。国庆前夕,中心举办了“迎国庆贺中秋”表演活动,由康复学员来表演。一名学员阿文感慨地表示,“这次活动能成功举办,我紧张之余又开心兴奋,这令我们重新找回自己,重拾信心,多锻炼自己的上台表演能力,让我们再次有信心走向社会,走出舞台,回到家庭。”

3

创新个案管理模式,为精神康复者铺设“回家之路”

阿新(化名)上初中时,突然之间不肯与人交流,回家后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经诊断,她患了精神分裂症。5年前,时任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社区防治科负责人吴淑华与片区个案管理员上门了解情况,没想到等待她们的却是紧闭的房门,可她们不放弃,对着房门讲了半个多小时,才无奈转身离开。后来,吴淑华又几次上门,经其家属同意后,将阿新纳入个案管理。自此,个案管理小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对阿新进行随访跟踪服务,并鼓励她进行康复训练。如今,她整个人脱胎换骨,变得很开朗,敢于与人交流,衣着打扮也十分时髦。

“看到精神康复学员改变,心里是满有成就感的,因为我们正一点点让他们找回了自信,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吴淑华表示,该中心创新个案管理模式,通过外展个案随访跟进与专业康复平台结合,以推进精神康复社区个案管理服务的纵深发展。该中心通过开展外展个案随访跟进服务,鼓励有康复需求并符合条件的康复者回到康复中心康复,以全方位关顾个案康复需要,铺就精神康复者的“回家之路”,实现“康复一个患者,幸福一个家庭”的目标。

接下来,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将积极争取与基层更紧密衔接,促进精神康复服务链从“医院康复—康复服务中心(日间医院)—社区日间康复(康园中心)”的形成,畅通服务转介途径,并挖掘社会资源,努力开拓精神康复者过渡性或辅助性就业,以从真正意义上铺就精神康复者“回家之路”,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江门模式”。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康怡社区康复中心服务热线:3508613)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