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舆情课堂老年人“朋友圈”易传虚假信息?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10-24 12:10:53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近年来,“老年人的‘朋友圈’”成为热点话题,时不时被青年人拿出来吐槽一番。这一议题甚至发展到“拯救长辈‘朋友圈’”的程度。这样的呼声源于老年人“朋友圈”的一些普遍特

近年来,“老年人的‘朋友圈’”成为热点话题,时不时被青年人拿出来吐槽一番。这一议题甚至发展到“拯救长辈‘朋友圈’”的程度。这样的呼声源于老年人“朋友圈”的一些普遍特征:“朋友圈”和社群的分享充斥生活类虚假信息,耸人听闻的“标题党”泛滥,频打低俗、暴力擦边球……另外,长辈“为孩子好”的习惯,在微信上变成了转发、催读。上述问题,本质上是微信平台内容生态的特征,但唯独老年人“朋友圈”演变成为一种舆论标签,当中的一些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

老年人微信使用场景单一、黏性高

据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7.51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的比例达到4.8%。假设pC端和手机的使用偏好在各年龄段均匀分布,那么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手机网民规模约为3470万。老年人手机网民总规模庞大,增速也呈现加快趋势。另有调查显示,老年人一旦“触网”,手机即时通信的使用黏性甚至高于年轻人。

在诸多手机即时通信应用中,微信以绝对优势成为老年人最爱。这是微信产品特征和老年人行为特征奇妙组合的结果。在即时通信、社交互动这些核心功能层面,微信相比QQ等并没有本质区别,一统江湖的关键在于微信更加简单好用。

但微信的成功并不仅靠好上手。“语音通话+微信群+‘朋友圈’”的“三板斧”,让点对点、小群组、好友圈子紧密衔接,个人和社群信息向“朋友圈”的迁移极为方便。信息流动通路大巧若拙的设计,是微信生态枝繁叶茂的强有力保证。

相比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微信的年轻人,老人的微信使用场景单一许多。与亲朋好友的日常联系、获取资讯,占据微信使用主要时长。这其中,三个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老年人会热衷微信。

其一,老年人社交圈子相对较小且固定,血缘、地缘、趣缘是“朋友圈”三大纽带,微信的相对封闭性、手机号码绑定注册等,都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特征;

其二,家庭沟通在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中占据突出地位,微信在即时通信上的产品优势获得青年人认可并向老年人群渗透;

第三,老年人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时间普遍不长,但社交媒体的“依赖症”仍然在发挥作用,这种“网瘾”不光表现在耗费较多闲暇时间上网,还表现在部分老年人在社交媒体应用上,由尝鲜感引发的攀比心理。

面对虚假信息,不少老年人选择“信”且“转”

观察传播现象,最直接的切入口是传播心理和传播动机。应当承认,大多数老年人转发和分享养生保健等方面信息的初衷是积极的,老年人抵抗力弱,对疾病疼痛有切身感受,对相关信息敏感性较高,养成了固定的阅读偏好。其向子女朋友的转发行为,大部分也是出于善意提醒与帮助。这种偏好和善意,往往在老年人的信息接收和转发过程中产生“宁可信其有”的传播心理。

特别是在当前聚合资讯类、即时通讯类手机应用虚假信息泛滥的内容生态之下,选择转载通常意味着虚假信息的扩散。这与很多老年人的积极预期正好相反。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不少老年人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上面对不确定性时,存在一种“转了让别人去分辨”的心理,当类似想法的人增多,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相应增大。

“长辈的‘朋友圈’”指向的问题,是老年人在面对事实上的虚假信息时,相对更多地选择“信”且“转”,“不确定”并“转”。舆论的忧虑,在于老年人整体上对信息辨识能力的降低。老年人因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社会阅历等在辨识能力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当下很多老年人对媒体的概念局限于报纸和电视,新闻报道等于政府权威的观念较普遍,互联网媒介素养不足,把微信等同于报纸电视,将微信群和“朋友圈”文章当作权威。老年人关注保健养生,是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自然影响。对这些方面虚假消息辨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脱离工作岗位后,社会活动范围缩小,网上网下“朋友圈”较为固定,信息来源减少且趋向单一,信息的更新迭代和交叉验证减少。封闭单一的生活状态,容易形成“信息壁垒”,影响对信息的判断力。

事实上,不管是老年人的平均辨识能力,还是老年人群体规模都是在变化的,老年人因生活状态变化导致的信息辨识能力降低,应当说是导致其社交媒体传播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建议

接触多元信息渠道,有意识地交叉验证

要改善前述老年人“朋友圈”的问题,需要长辈们的觉醒、子女的义务、平台的自律和监管的责任。对老年人来说,提高虚假信息辨识能力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自己身处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接触多元信息渠道,有意识地交叉验证,提高自身互联网信息素养。同时,也有必要自我约束“彰显消息灵通”“教育别人”等心理冲动。

对子女而言,吐槽并不能带来什么,放任自流也于事无补,即便难以用线下交流把长辈从“朋友圈”“抢回来”,也有义务指导长辈识别虚假信息。社交媒体平台和监管部门,有责任通过建立账号信用体系、虚假信息提示、针对老年人的信息保护等举措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净化平台环境。(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

延伸阅读

网友热议儿童“触网”低龄化

最近发布的一份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触网”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9%。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

儿童触网低龄化,家长引导别缺位

家长可能在网络行为和数字化技能方面被儿童反超,但在监护、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帮助儿童提高网络素养,防止儿童染上网瘾方面,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随着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低,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网民“木须虫”说,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社会已经浸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触网低龄化与这一大背景息息相关。应对这一现象,关键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工具,而非绑架生活的玩具。新华网有观点称,平时倒没觉得什么,一看数据真是感慨!网络让社会提速了,也让孩子的智力发育提速了。孩子太小就接触网络尤其是网络社交真的好吗?虽然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引导可别缺位错位。

除了家长引导,还需学校、政府多发力

当然,仅靠家庭一方之力远远不够,还需学校、政府等多方发力。学校方面,应尽早开展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将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中,普及网络安全法治教育。政府也应积极作为,及早建立“网络分级”制度,为孩子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民“王琦”说,既然儿童“触网”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社会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安全防护的墙。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同时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让网警像现实社会中的警察一样成为网络最坚强的后盾,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网民“陈孝斌”期待,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现实问题,加快研究论证步伐,跟紧儿童“触网”低龄化新形势,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责任,一起为孩子们网中成长撑好“保护伞”、握好“方向盘”。(新华网)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