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外海中心小学:致力探索龙溪“1+3”教育打造“三三四”宜学龙溪课堂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7-10-25 12:19:00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核心提示2016年8月,外海中心小学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思想,明确提出“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致力探索龙溪“1+3”教育,打造“三三四”宜学龙溪课堂,为培养一批又一批

核心提示

2016年8月,外海中心小学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思想,明确提出“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致力探索龙溪“1+3”教育,打造“三三四”宜学龙溪课堂,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各具特长的较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据此,近一年来,外海中心小学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下称课改),深入开展科研模式改革。从课程设置、集体备课、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攻坚。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其中,大家团结互助、严谨开拓、求实创新,使全校的课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文/吕中言图/资料图片

A

课程改革彰显活力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各级教育部门鼓励各校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希望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的特色形成办学模式。对此,外海中心小学紧跟步伐,早在去年,便确立了清晰的课改思路。

一年多以来,外海中心小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育人”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全力探索龙溪“1+3”教育,致力打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据悉,龙溪“1+3”教育的“1”指:首先通过让学生深入学好、学透中华传统文化课、龙溪校本教材(其中包括《龙溪故事》《龙溪研训》《龙溪学堂》)以及基础课程,从而打好人文和文化基础,成为“完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艺术+体育+科创”的校内活动中来,这就是‘1+3’教育中的3。如此,便能结合外海(龙溪)当地文化办学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个体。

外海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介绍说:“为了实现这一宏伟大计,我们去年就启动了校本教材的采写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编委会,以国学和龙溪文化为主题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目前,该校正在按校本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的教学实验。”

艺术、体育、科创的教育也并不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落到最实处。记者了解到,目前,外海中心小学设置了相当丰富的社团活动课程:龙溪歌舞社团、龙溪诗社、龙溪书画社、龙溪球社等等多不胜数;大活动课程方面则包括:文化传承宣讲故事会、戏剧节、电影节、书香节、周末大舞台等等。

如今的外海中心小学,学生对于科创活动的参与热情日渐提高,无论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训练课,还是校内的科技节等活动,均是学生们踊跃报名的热点。在去年的广东省科普实践能力大赛上,该校获得一二三等奖人数总计达30多人。去年,学校被评为江门市第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学校。这一切,无疑是龙溪“1+3”教育体系中科创项目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余标局还自豪地介绍说:“在艺术上,我校传承地方文化的粤剧节目‘遇见陈少白’,成功通过审核,最终登上了2017年江门市少儿春晚;象棋方面,2016年参加江门市体育运动会获得了少儿组团体亚军等等。无论是艺术、体育还是科创方面,近一年来,我校都取得了足够亮眼的成绩。”

B

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除了课程上的改革,在课堂上的改革上外海中心小学更是铆足了劲。记者了解到,近一年来,该校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获得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同。

“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我校的集体备课促进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承传了新老教师间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引领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集体备课主要是围绕‘集体读书,建构一致的教学理念——集体研课,鼓励个性化设计——教研展示,以学定教——反思备课’这四个模块来进行。”外海中心小学副校长余凤娇介绍说。

据了解,集体备课的具体流程为:一、制定备课计划(备课组长)→二、主备人初备(初备教学设计,形成初案)→三、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四、主备人二次备课(提出修改建议后的第二次教学设计,形成共案)→五、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六、教学案(教学设计)使用(全年级同科老师共享)→七、教后反思(主备人)——八、延伸(可以是提炼“小课题”研究,优化问题解决方案)

“我校通过集体阅读,形成共识,形成了一致的教学理念;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鼓励个性化设计;平日,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上教研课、听课、评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这一载体无疑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外海中心小学德育主任谭祖德如是说道。

外海中心小学数学科组长陈悦甜告诉记者:“作为一所逐步壮大的历史老校,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多,传帮带任务重,集体备课方面不失为优化课堂和培养教师的有效载体。如今,我们的研讨气氛非常浓厚,教师们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跨组、跨年级去交流。我个人经常针对一个单元,列出练习题在校园网分享,老师们一看到很快就会充分互动起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共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余标局看来,“近一年来,我校通过集体备课集众人智慧,引发教师间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了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效果”。

C

“三三四”宜学龙溪课堂异彩纷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外海(龙溪)人文底蕴丰厚,外海中心小学在结合地方文化确立课堂教学“课改”思路做了有益的尝试。

外海中心小学注重把课堂还给孩子,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去年,该校根据龙溪文化价值取向和外海中心小学教学的优势、劣势,提出了课改的方向:构建“三重”“三生”“四情”(“三三四”)的宜学龙溪课堂(下称“三三四”课堂)。

余标局解释说:“‘三三四课堂’,即教学课堂强化——重人文素养和学习习惯,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方法,重学习过程和实践创新;强化生本教育、生成教育、生命教育;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每一点微小进步,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点滴差错,以兴奋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好奇的情绪激励学生探究学习。树立为学生乐学、能学、会学、主动学、创造学而善教的思想,研究施教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让“三三四课堂”的打造工作更加深入,外海中心小学从教研活动、教学活动、教研展示三个方面为抓手,让该课堂的开展得以在校内全方位铺开,并且异彩纷呈。

据悉,外海中心小学各学科组会定时定点开展教研活动。周二上午艺术学科、周二下午体育学科、周三上午语文学科、周四上午数学学科、周五上午英语学科。争取以此让教研活动在“实”与“新”的基础上研究“三三四课堂”的教学模式。此外,该校的教导处还会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研观摩活动,通过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扎实的教学功底,用“三三四课堂”模式精彩演绎课堂教学。

“而在教学活动上,我校则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微课比赛、朗读比赛、素养大赛、答辩赛、粉笔字、简笔画等比赛活动。并且,我们还以磨课形式深入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推进‘三三四课堂’模式,课堂教学由重结果、重非智力因素逐步向学生乐学、能学、会学、主动学、创造学的学习过程转变。”外海中心小学副校长容卓山说道。

余标局自豪地介绍说:“如今,我校的‘三三四课堂’成果初现,利用课堂教学活动验证‘三三四课堂’模式,课改氛围在持续升温。同时,我们还积极把‘三三四课堂’模式带出校园,并请专家、兄弟学校来共同探讨交流。”

林泽娟老师到广州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展示“三三四课堂”、陈丽玲老师到广州清水濠小学展示“三三四课堂”、外海中心小学与开平市“张慧梨教师工作室”开展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外海中心小学与香港耀山小学联合开展校园文化及课堂教学交流会、外海中心小学与香港五邑邹振猷学校缔结姊妹学校……

近一年来,在该校优秀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一系列的活动相继开展,成功把众多业界翘楚请到校内针对“三三四课堂”作相互交流的同时,把该课堂模式带了出去,在业内广泛推广。

D

课题研究

深化课改

外海中心小学非常明白:“强校必强师”,因此,在“课改”的道路上,外海中心小学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明确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科研中发展,在科研中深化课改。近一年来,针对做课题方面,该校经常把教师送到省内各地培训。

“在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之初,我们都是生手,如今之所以能开展得那么好,离不开余校长的大力支持。他总是给我们亲自示范、讲解,让我们深刻明白,原来平时在教学上所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课题的问题,只要将课题研究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累积起来,一定能取得明显的进步。”外海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杨瑞华说道。

杨瑞华还告诉记者:“学校经常请专家来到学校,帮助我们从浅到深讲解课题研究的技巧,还不断鼓励我们进行实践,并把这一切通过论文的方式记录。近一年来,全体教师的教研能力明显提高,而学校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

在外海中心小学英语科组长陈健青看来:“无疑,课题研究的推进工作全面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在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中大有收获,他们在教学方法、理念上的更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享福。”

就在不久前,广东省教育学会在广州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第一批课题立项培训大会。外海中心小学六个立项课题的负责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外海中心小学余标局校长作示范开题,题目是《“龙溪特色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广东省教育协会会长李学明、副会长刘劲予对于该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研究课题的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据统计,近一年来,外海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共申报省、市级以上“十三五”课题近30项。

记者现场感受课堂

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早前,在江海区教育局举行的一次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示范课展示活动上,外海中心小学的杨玫君老师上台展示,上课的内容是《明天要远足》。记者在课堂上注意到,杨老师在教学中既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又注重了识字教学,特别是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在指导学生识记“明”字时,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时使用多种识字方法,符合课改的“以生为本”的整体趋势,使学生对“明”的字义理解有较好的拓展。另外,通过组词和练习说话,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运用“明”,突出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理念。

余标局校长在评课时指出:“杨老师设计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环节创新、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朗读和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杨老师在这个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香港耀山小学与外海中心小学的交流日上,外海中心小学年青教师华琼蕾公开执教了《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群文阅读课。

记者看到,课堂上,华老师通过主题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文本,激发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如此一来,这节课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主题,还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华老师教会了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外海中心小学副校长余凤娇对此点评说:“我们学校语文科组结合教学实际,确立了‘一课一得’的课堂模式。我们一直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行。这节课,华老师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

教师心语

陈晓燕老师:课改之路令老师们越来越自信

近两年,学校下了很大的功夫,推动了非常多大课题、小课题的研究去帮助教师们成长,教师们也非常踊跃。如今,我们已经开展了好多个省级小课题,各个科目都有。

尽管我已经是一个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但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我越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与完善。庆幸的是,无论写论文、写总结、做科研,余校长总是会亲力亲为地指导我们。

同时,与外地,包括广州、香港等地的同行科研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令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无疑我们的课改之路令老师们越来越自信。

谭祖德老师:

互动课堂模式开展得越来越好

首先我的感想是,在课改的道路上,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断引入省级的课题,让我们成长。如今,在课题研究上,我已能够自己做主持人了。近一年来,我个人在迅速成长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写出论文发表。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开展,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非常明显的是,现在提倡的互动课堂模式,让学生跟学生、学生跟教师、学生跟教材编者意图的深层次对话,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上都开展得越来越好,教师们越来越得心应手。

陈悦甜老师:

概念教学是课改工作的成果

我是一名数学科教师,也是学校的数学科组长。在我看来,在课改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我们的教材在不断地微调,科组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从前是抓计算,如今则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狠抓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能体现他们进步的好方法。如今,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越来越容易了。去年,我们还向江海区全面展示了概念教学法,算是课改工作中的一项小成果。

校长声音

传承本地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外海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表示,追溯历史,外海人崇文尚武,不仅酷爱读书,而且重视艺体,全面发展。这些传统精神食粮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

我校将结合校内学生大多是外海本土人,对外海文化有归属感的实际情况,在教改的问题上,通过挖掘外海地方特色、人文底蕴、人文精神(如陈少白、陈子褒等名人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创、艺术、体育等方式全方位张扬学生的个性。并在“承”和“创”上做文章,在“龙溪文化”上树品牌,使学校在继承优秀本地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焕发活力。

同时,教改是一项长远工程,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吸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教改上的宝贵经验开拓创新。未来,我们将在通过结盟的方式,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在办学理念,教师对教材研究及课程研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学习,为日后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