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首次成为前五大美国专利获得国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8-02-05 13:54:26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Claim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已增至此前近10倍;特别是2017年较2016年增长28%,中国首次成为前五大美国专利获得国

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Claim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已增至此前近10倍;特别是2017年较2016年增长28%,中国首次成为前五大美国专利获得国。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一些方面与欧美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

据新华社电像手帕一样可折叠的柔性屏,照照指尖就能“验血”的检测仪,只认“真人”的指纹芯片……越来越多“炫酷”全球的产品,其中包含诸多属于中国企业的自主专利。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统计,不含台湾地区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7年,新授权专利总量就高达11241项,这使中国首次进入拥有美国专利前五大国。华为、京东方和深圳华星光电三家中国企业进入拥有美国专利的前五十大企业。

一大批“中国制造”填补了国际空白

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创新创造,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大批以代工为主的企业开始研发自有技术、培育自有品牌。

美国媒体评论说,很多中国公司现在专注于创造新的尖端产品和品牌,他们凭借的是富有创新性并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想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中国在美国申请专利的,不仅有资深企业,也有初创企业;从行业分布看,专利数最多的是数据处理和传感、半导体、无线传输等高科技领域,特别是3D打印、机器学习和无人机,近几年增长明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委员徐佳宾说:“美国专利申请要求非常严格,授予中国企业如此多的专利,本身就体现了对中国创新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事实上,中国企业不只是在美专利量上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不久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制造”在前沿领域创新持续加快,一大批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并“重塑”全球价值链条和产业格局。

中国正改变世界创新版图

专利,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创新能力的反映。

中国苏州,好孩子集团。目前中国和欧、美三大市场,每2.9辆童车里就有一辆来自这里。其每年400多款创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让德、美具有百年历史的同行叹为观止。

只需三步,约两秒钟,就可以折成杂志大小——这款集55项国内外专利于一体的小车,自上市以来即风靡世界,无数名人明星成为其粉丝。

本月初,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4000名展商有1700名来自中国。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说,如此众多的中国参展商出现,以致一些代表戏称这个展会如今成了“中国电子展”。

中兴通讯的折叠智能手机、华为的智能手表、阿里巴巴的刷脸支付、京东方携手海思等推出的全球首款75英寸8K超高清智能终端……专利,不仅让中国企业展示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产品,更逐渐改变着世界的创新版图。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陈山枝说,大唐电信集团已累计申请境外专利数千件。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将持续在全球开展专利布局与关键技术保护,为中国把握移动通信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提供支撑。

新闻分析

“中国创造”依然任重道远

尽管中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无论企业家还是专家学者,对面临的挑战都保持相当清醒和理性。

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居世界第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不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中,中国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仍在29个领域少于国外。

“专利数高,但不代表专利质量高,更不等于科技实力强。”好孩子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涂祖宏认为,中国专利的质量总体不高,高科技领域的重大发明还比较少。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也坦言,中国部分领域专利布局尚存不足,高价值核心专利仍需大力培育。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应变“专利”为“动力”,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并利用后发优势,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

延伸阅读

顶级科学家为何青睐深圳?

深圳市提出,到2020年引进不少于10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科学家来深组建实验室。深圳市将给予每个实验室最高一亿元的建设资助。

据新华社深圳2月2日电新年伊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德·霍夫曼领军的团队签约共建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至此,深圳已在16个月里建设了8家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科研机构,让人不禁发问:深圳何以快速吸引众多顶级科学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深圳推行各种力度极大的引才政策,尤其是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不遗余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副院长朱宝婷表示,她在参与引进诺奖得主的过程中发现,接触的顶级科学家对深圳的大力度引才普遍抱有好感。

“华为创造了我手里的智能机,我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受益者。”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托马斯·萨金特习惯了用中国产手机。吸引萨金特来深圳的,除了大力度引才政策,还有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带给经济学研究的丰厚“资源”。

“经济学的核心理念适用于很多国家,但核心理念如何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演绎出不同结果?这是经济学家要解答的问题。”萨金特表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他强烈的研究兴趣,令他“兴奋”。

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步,科技和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吸引着顶级科学家。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的4.13%;获国家科技奖15项,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在85%以上。

深圳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室主”、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就将深圳南山区比作“硅谷”。在他看来,这里激光照明产业聚集,专利发明大量涌现,既有完整产业链提供的广阔市场,也能提供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创新基因”和“拓展土壤”兼备。

事实上,几乎所有来深建立科研机构的诺奖得主都看中了深圳的科技、产业和创新“基因”,瞄准深圳的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的研究领域为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所诺奖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医药,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瞄准石墨烯和二维材料领域……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绪穆说,“创新地把事情做到实处,产生创新成果。”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jm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