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关于提升昭通苹果质量打造昭通苹果品牌的考察调研报告昭通苹果产业发展联合考察调研组 王崇明 蒋世东等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3-18 12:11:11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编者按:昭通苹果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昭通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富民兴农的重要产业,是昭通特有的一张名片。为提升昭通苹果质量,打造昭通苹果品牌,实

编者按:昭通苹果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昭通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富民兴农的重要产业,是昭通特有的一张名片。为提升昭通苹果质量,打造昭通苹果品牌,实现昭通苹果“由此苹果向彼苹果”的华丽转身,2018年,根据市委书记杨亚林的两次重要批示精神,由市政协主席成联远、副市长苏建宏总牵头,昭通市质监局具体组织协调,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工信委、市供销社、市农投公司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昭通苹果产业联合考察调研组,采取典型调查、专访、查阅资料、实地调研、专题会议、专家访谈等方式,对全国苹果知名产区(新疆阿克苏地区)、省内水果知名产区(玉溪新平冰糖橙产区、红河蒙自石榴产区)在组织化、标准化、品牌打造、营销模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立体考察调研;对陕西洛川、山东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深入我市昭阳、鲁甸苹果主产区及苹果种植、加工、营销企业和苹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等各地各单位,就产业技术标准运用、老果园改造、公用商标使用、果业市场维护、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考察调研收获和启示

(一)党委政府重视是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从考察调研情况看,新疆阿克苏的苹果产业、玉溪市新平县的冰糖橙产业、红河州蒙自市的石榴产业,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都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科技服务、产销对接、督核奖惩等环节进行认真研究、坚决实施、强力推进。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成为产业发展的施工队长和第一责任人,为当地农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组织化生产是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新疆阿克苏苹果产业、玉溪新平的冰糖橙产业组织化程度极高。新疆阿克苏共有苹果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35万亩集中在公司、企业、大户手里,占总种植面积的87.5%,零星农户种植5万亩,仅占12.5%;玉溪新平冰糖橙产业,仅褚橙庄园、高原王子果业两个公司就控制了30%的种植面积,这和昭通苹果产业92%都是零散农户种植管理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生产单元组织化,生产过程做到了“五统一”,即修整、防治、灌溉、采摘、包装的组织化统一。在对接市场上也是由公司、合作社、大户分别开拓不同市场,信息互通有无、资源互辅互补,农户只管种,不管卖,由农户承担的风险较小。考察调研情况表明产业组织化程度越高,就越能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出现的问题,就越能实现集约化、标准化、高品质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

(三)生产营销中统一技术标准,是提升质量出精品的重要保证。“好苹果是有标准的”“好苹果是管出来的”。这是新疆阿克苏苹果产业发展中叫得最响的两句话,这两句话还制作成固定标语挂在田间地头。农业、质监等部门紧紧围绕苹果产业的全过程制定完善了生产技术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阿克苏苹果》。有了标准,关键还在于认真执行。考察组发现,田间地头都有农业、林业部门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在按技术标准教授工人们苹果种植技术,各加工企业对苹果包装、储存运输、深加工处理都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检测也是按照标准进行,整个生产营销体系中,处处体现统一技术标准。

(四)提质增效,打造品牌是苹果产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的基础在质量,品牌的打造靠质量,没有好的质量就根本不会有好的品牌。”提质量、出精品,让“独一无二”成为生产管理的极致追求,让绿色认证、有机种植、无害化管理成为共同遵守的生产规范和标准,这是在当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300万亩、产量近1亿吨的情况下,现代果业得以持续生存和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维护市场秩序、打假治劣,是品牌维护的重要手段。“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新疆阿克苏、玉溪新平、红河蒙自的优势农特产品采取不同手段维护市场秩序、打假治劣,维护自己的品牌。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工商局牵头,带领公安局、苹果协会等相关单位赴上海、浙江等“阿克苏苹果”集散地、零售终端市场开展“阿克苏苹果”维权打假行动。通过打假治劣,正宗“阿克苏苹果”市场价格每市斤上涨2元。打假行动查获假冒“阿克苏苹果”5.8万箱,立案查处26起,货值233万余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经济,品牌维护是品牌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维护市场秩序、打假治劣,是品牌维护的重要手段。

(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涉农产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向。考察组所考察调研的地区,在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采取的方式为多主体培育、多业态打造、多要素发力、多利益联结、多模式推进。如新疆阿克苏,年产苹果60万吨,果品加工转化能力达93万吨、贮藏保鲜能力达到49万吨。玉溪新平冰糖橙产业和旅游、观光、庄园经济紧密结合,每年仅褚橙庄园接待游客达10万人以上;红河蒙自按照“有基地、有加工、有展示、有品牌、有市场、有文化”的“六有”标准,全力打造特色石榴现代农业庄园,促进了石榴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解决好涉农产业发展的问题,就必须走从“量”向“质”转变的路子、走质量兴农的路子、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二、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昭通苹果发展的优势分析

1. 政治和组织领导优势。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昭通苹果产业确定为昭通六大高原农特产业之一,明确提出发展100万亩的阶段性目标、实现“此苹果到彼苹果转变”等数量和质量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遗余力地推动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召开了多次会议认真研究,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召开一系列品牌推介会,利用全国两会等机会大力宣传;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了专项资金扶持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出台了《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做优做强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昭通苹果品牌整合管理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昭通市人民政府加强昭通苹果品牌整合管理意见的实施意见》。这些举措为昭通苹果今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昭通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进入了关键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碑意义,昭通苹果产业“不大不强”“多的不精,精的不多”的现状将会尽快得到极大改变。

2.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的优势。昭通拥有苹果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地处云贵高原,属中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2.6℃,年降水量≥760㎜,年平均日照191d,无霜期220d左右,苹果生长期昼夜温差平均达16℃以上,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高于陕西、山东、新疆等苹果主产区。日照、降水、气温时空分布都非常适宜苹果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是中国西南地区苹果生长最适宜区。随着昭通近年来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路网建设加快,新开辟了北京、深圳、西安等多条航线,水富港扩容建设,乡村道路硬化等,为昭通苹果的采摘转运、对外销售提供了立体便利的交通条件。

3. 内在品质优势。昭通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无工业污染的环境,造就了昭通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汁液蜜爽、果胶丰富、甜脆爽口、耐储存等特点,其维生素、糖分、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含量不亚于新疆、陕西和山东的苹果。早熟品种7月上旬、晚熟品种9月中旬即可上市,比山东、辽宁、陕西、甘肃等地苹果早熟20至30天。

4. 历史和人才优势。昭通种植苹果历史悠久,从1940年留美博士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进158株苹果树到昭阳区洒渔白鹤村种植开始发端,有近80年的种植历史和有益经验积累。目前昭通已被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全省水果基地,成立了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及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在国际农交会上入选“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的《绿色食品 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等6项技术标准,荣获“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今年正在申报制定《昭通苹果土壤改良技术标准》《昭通苹果苗木质量标准》《昭通苹果储藏保鲜技术标准》等三个技术标准,已经制订和正在制订的技术标准多于新疆、玉溪等地区。经过多年发展,昭通各级组织均具备一定的苹果产业科技服务能力。市级聘请了8名国家苹果产业体系专家,组建了市苹果产业发展专家组,创建了束怀瑞院士工作站、昭通苹果科技小院,成立了市水果技术推广站、市苹果产业研究所,县区设立苹果产业办、园艺所、经作站,有专业技术人员50人左右,有村级苹果辅导员340人。

(二)昭通苹果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分析

1. 组织化程度极低。昭通苹果种植面积40万亩,仅占全国种植面积1%左右,在市场对接方面组织化程度很低。其中,散户苹果种植面积37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2%。全市现有苹果种植加工营销企业18家,苹果种植面积约3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8%。共有苹果种植合作社254个,实际发挥带动作用的只有20余个,“空壳化”问题严重。

2. 品种、品牌杂乱。全球现有苹果品种约8000个,而适合经济栽培的品种100多个,品种选择的适宜与否,对苹果的产量、质量、效益、品牌打造等起决定性作用。陕西目前在生产中主要品种为富士系、嘎拉系和元帅系,早中晚熟合理栽种,红富士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近10万亩,其中“甜绿籽”品种占80%以上,其余仅有两个品种。昭通苹果总体结构不合理,早中熟的比例不当,与市场不相适应,晚熟比例过大,占了65%以上,而且品种杂乱,有近200个品种。

昭通苹果是一个公共品牌,但授权使用的企业只有9家,昭通市内种植、营销企业注册的与昭通苹果有关的商标有100多个,无序竞争,内耗严重,“杂、乱、多、弱”,品牌溢价效益不强;“昭通苹果”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只是一个地域农产品概念,没有形成现代品牌概念,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良性联动发展。

3. 生产过程标准不统一。昭通苹果专业技术人员仅50人左右,要推广培训先进生产技术标准压力巨大,力不从心,已制定的标准形同虚设,执行严重不力。现有大部分苹果企业和合作社规模小、技术统一难,对待苹果标准各自为政、应用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果农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较弱,对技术变革造成的风险承受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数果农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且妇女居多,技术水平较低,利用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较欠缺,思想保守,缺乏依靠高标准管理高品质果园的信心和能力。

4.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能力弱、土地流转困难、管理不善、品牌打造尚待时日等困难,加之,自身基地面积不大、组织化生产程度低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没有得到较好推广,因此,昭通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能力弱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5.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一是水、电、路通达程度极低。全市除龙头企业建设的苹果标准化基地外,苹果主产区近60%的果园不通路,70%的果园不通水,通路的果园道路以土路为主,大部分不通电。排涝、抗旱等防灾减灾能力弱。二是苗木数量不足。昭通企业繁育优质、健康苗木数量十分有限,仅能满足年新植2万亩(120万株)左右。实现种植面积达100万亩的目标,需年新植近7万余亩,每年缺口苗木300万株左右。三是产后处理设施落后。分级、清洗、贮藏、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发展缓慢。加工产品单一、档次低,苹果产后加工能力不足,只有加工企业4家,有简易冷库、气调库227座,库容仅2万余吨。

6. 少数乡镇党委、政府对苹果产业重视不够、研究不透,规划布局不科学,人才培训、指导生产不勤不力,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没有真正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施工队长。

三、昭通苹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

总体思路: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必须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组织化引领、标准化管理、品牌化创建、融合化发展,打好“绿色、有机、无害”三张牌,坚定不移走绿色化、精品化之路,尽快推进昭通苹果“由此苹果向彼苹果”的华丽转身。

目标定位:到2020年,完成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新植果园14万亩以上,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4万亩,投产40万亩,产量90万吨以上,实现苹果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到2025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盛产面积50万亩,综合产值150亿元以上,将昭通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及加工基地,中国南方最大早熟苹果生产基地。

(二)具体对策和建议

1. 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成立或调整充实昭通市及昭阳、鲁甸两县(区)、乡(镇)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农业、林业、财政、国土、水利、宣传、质监、工商、供销社、旅游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三级农特产业发展领导组,统筹领导包括苹果产业在内的高原农特产业发展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政策,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调整规划布局,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制定技术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宣传推介、打假治劣、督核奖惩等工作,坚持不懈,强力推进昭通苹果产业向既定目标发展。

2. 强化规划布局。建议由昭阳区、鲁甸县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农投公司等部门、公司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2020年新植果园14万亩,至2025年再新植果园46万亩的目标任务,负责对昭通苹果产业规划和布局进行再调查、再梳理、再完善,做到“四个明确”:明确界定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上图、上墙、入数据库;明确早、中、晚熟苹果的主导品种及种植面积的比例及布局;明确老果园改造区块;明确从2018年至2025年分年度发展的区块和目标。

同时,建议由水利、电力、交通、电信部门及市农投公司共同负责苹果主产区水、电、路、网基础设施予以配套建设和完善。

3. 强化组织化引领。目前,昭通苹果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受利益驱使,果农之间相互倾轧、市场销售短斤少两、底面不一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昭通苹果组织化低的问题。建议以市农投公司为龙头,昭鲁两县(区)党委、政府支持,多管齐下,强势推进,以政策、资金、技术、利益连结为手段,用抓烟草产业的功夫来抓苹果产业。一是从现在起的新植果园,做到80%以上的面积集中在公司、合作社、大户能人手中,以基地、示范区的形式进行种植、生产管理。二是以利益连结为手段,促使老果园流转到公司、合作社、大户能人手中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三是生产管理的过程组织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整形修剪、统一时间采摘,实现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的生产管理过程组织化。四是对接市场的组织化,既有统一又有分工,降低市场营销成本,共享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开拓国内外和线上线下市场。五是宣传推介的组织化,由协会牵头,组织成员单位有组织地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个形象展示,共同维护“昭通苹果”公共品牌,共同宣传推介“昭通苹果”。

4. 强化标准化生产。习近平同志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新疆阿克苏的经验告诉我们,“好苹果是有标准的”。因此,建议由市农业局牵头,市农投公司、苹果产业协会等部门参与,质监部门支持,按“有标贯标、缺标补标”原则,制定从种植、施肥、采摘、内在质量、包装、冷藏运输等过程的地方标准,今年内完成《昭通苹果土壤改良技术标准》《昭通苹果苗木质量标准》《昭通苹果储藏保鲜技术标准》三个技术标准。标准一旦制定发布便具有约束力,农业部门、技术管理单位、质监部门及各乡镇、村、企业要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已发布的标准体系,相关部门和企业要针对果农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对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同时定期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以贯之抓落实,促使标准落地生根,用高标准保证高质量。

5. 强化核心品牌打造。

(1)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据有关方面统计,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经济效益平均能够提高20%以上。建议由市政府指定苹果产业协会为申请人,农业、质监、环保等部门配合,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争取获得国内和世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认同,形成有利于品牌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效益。在申报过程中,对昭通苹果内在质量进行理化分析并与全国苹果主产区的苹果进行比对,挖掘出昭通苹果品质优势,解决昭通苹果好在哪里的问题。

(2)统一使用公共商标。在目前品牌较为杂乱的情况下,建议由市农投公司牵头,在工商、农业、知识产权等部门帮助下引导市场上信誉好、果品优的市场主体与商标持有人签订“昭通苹果”证明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指导“昭通苹果”证明商标在包装、标识上印制规范、使用合法。推行“地理标志商标+企业自主商标”的双商标模式。不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者张贴编号不同的全息防伪标签或二维码,工商部门对销售不按统一标识规定的行为予以坚决处罚。

(3)严厉打假治劣。建议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对销售违禁投入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鼓励引导农户、合作社、企业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建议工商部门加大对苹果销售过程中掺杂使假、缺斤少两、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并及时在网络媒体上就果业市场维护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4)狠抓宣传营销。鼓励支持“昭通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者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建议市农投公司牵头在全国各地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开展“昭通苹果”广告宣传,投放“昭通苹果”形象宣传广告,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商务、农业、工信部门支持苹果协会组织销售商主攻国内大中城市、大型超市、国内电商主流平台;探索实体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等新业态营销途径。鼓励支持苹果营销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国家设立昭通苹果营销窗口和销售旗舰店;县(区)政府在苹果主产乡镇新建、扩建或改建一批功能齐全的交易市场,配套仓储物流、质量安全检测设施,实施线上网店和线下零售网点联动,实现昭通苹果配送高效便捷。宣传、文旅、广电部门牵头,发挥“昭通作家群”优势,结合昭通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昭通苹果文化、宣传昭通苹果品质、讲好昭通苹果故事;组织文体机构、社会群团编排以苹果为核心内容的文艺节目、体育赛事(如马拉松、自行车项目)推动苹果文化和流行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凸显文化软实力在昭通苹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条件成熟时,考虑兴建昭通苹果博物馆。

6.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议明确苹果产业发展技术人才队伍的职责,整合现有农业、乡镇、企业、合作社种植技术人才队伍,依托市苹果产业专家组、院士工作站、苹果小院的科研技术优势,共同发力,组建苹果田间大学,以实地讲授、视频教学等方式指导农户掌握苹果种植、投入品安全使用等知识技术。二是建议以昭通学院、职教中心为平台加强培养新生代技术人才、扩大一线技术服务队伍,鼓励技术人员创办、承包果园。三是建议加强派员外出学习培训工作,及时学习掌握最前沿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的苹果种植管理技术。

7.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建议财税、金融、工信、农业部门就昭通苹果全产业链各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覆盖面广的财政支持、贷款帮扶、项目支撑、保险托底等政策,整合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涉农项目资金向苹果产业倾斜,重点关注各主体在市场发育不同阶段的需求,重点扶持产业链中缺失、急需的环节,如对种苗培育、技术培训、老果园改造、土地流转规模企业、农业科技、三产融合等主体给予重点扶持。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市、县(区)级财政配套一定比例资金补贴,构建苹果种植单元自然灾害保险机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

8. 强化督核奖惩。建议建立苹果产业发展督查、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昭阳、鲁甸和市直有关部门促进苹果产业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工作突出的县(区)、部门、技术人员、企业、合作社进行表扬奖励;对督查过程中发现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县(区)、部门、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工作任务完成较差的县(区)予以问责处理。同时,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年终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9. 强化任务落实。为使各级各部门明确苹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考察组提出了提升昭通苹果质量,打造昭通苹果品牌阶段性工作任务书(建议方案)。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