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昭通广播电视工作实现六大转变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6-11 11:10:14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本报讯 (通讯员 郑云) 近年来,昭通市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六大转变。 新闻宣传由注重内宣向内宣外宣并重转变。昭通市广播电视媒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

本报讯 (通讯员 郑云) 近年来,昭通市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六大转变。

新闻宣传由注重内宣向内宣外宣并重转变。昭通市广播电视媒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做好重大题材、重大主题、重大活动宣传,每年制作播出广播电视新闻8万余条,并坚持以“工匠精神”打造新闻作品,努力提高新闻作品被中央、省级媒体的采用率,每年至少10件广播电视作品入选国家、省级优秀作品,每年至少400条广播电视新闻在中央、省级媒体播出,提升了昭通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16年,昭通市有22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云南广播电视奖,广播电视新闻有66条在中央级媒体播出、有421条在省级媒体播出,播出数量、获奖数量名列全省16州(市)第一。

事业建设由注重城市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昭通市在提升城镇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覆盖水平的同时,把农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全面完成12座高山骨干发射台升级改造,建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发射台站22座和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发射站306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安装开通村村通、户户通设备120余万套,基本达到户均1套;在全省率先实施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安装开通应急广播大喇叭终端1159套,覆盖了全市95%的行政村,有效提升了农村应急处置能力。

发展重点由注重事业向事业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昭通市在巩固提升网络传输、传媒广告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互联网和无线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依托新型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双向、高清等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万余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6万余户、IpTV用户40余万户,形成了多网相融、多网并重、多网共用的广播电视网络服务业态。广电网络公司建起了智慧昭通信息化平台,不仅实现中央、省级和本地近30个电视节目向移动终端传输,而且为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灾害预警等奠定基础,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

产品供给由政府单一渠道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转变。昭通市积极创新广播电视产品供给的实现方式,在确保播出终审权和频率频道自主权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开发营运“昭通人民广播电台鹤都之声”频率;采取“市长、市场”“公益、经营”的多元化投资模式,政府出资3000万元,吸引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投资6000万元,建成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网络,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从45%提升至95%;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行业管理”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建起县(市)级有中心、乡(镇)级有服务站、村级有协管员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每年用70万元资金维护了120万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328座发射台站和近1100多个应急广播终端,创造性地解决了有钱投资建设、无钱营运维护的问题。

行业管理由专项整治向全方位常态化法治化转变。昭通市率先建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控制平台和指挥调度微信平台,实现了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集中监测和统一指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最大限度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审批做到了统一标准、公开透明;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全力规范传播秩序。2018年,共取缔广播电视接收设备非法销售安装点37家,拆除、收缴非法设备600余套(件),捣毁“黑广播”4座,停播广播8条,切实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

技术模式由模拟向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转变。目前,昭通市中央、省级和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已全部实现无线数字化传输;县(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基本实现了采、编、播的数字化、网络化,并向高清化迈进;依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平台、安全播出指挥微平台、中央无线数字覆盖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广播电视播出监测和应急调度指挥,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