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笔架山下崛起新希望——大关复兴中学诞生记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6-12 12:20:02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记者 刘建忠 毛利涛 2019年4月10日,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对于大关县的干部群众来说,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特殊日子。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和论证,大关县与昆明市

◆记者 刘建忠 毛利涛

2019年4月10日,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对于大关县的干部群众来说,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特殊日子。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和论证,大关县与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正式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大关复兴中学(以下简称“复兴中学”)由此诞生。这是全市范围内继水富云天化中学、镇雄城南中学之后的又一所引入外界优势资源联合兴办的现代化中学,她的出现,必将载入我市教育发展改革的史册。

作为一个“新生儿”,大关复兴中学甫一出现就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那么,她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她的办学规模有多大,办学理念是什么,师资力量又如何?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大关进行了采访。

建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大关县经济基础薄弱,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但这个“穷县”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教育传统。神奇的笔架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关名人:文思敏捷、才智过人的民国政治家、法学家张维翰;曾为云南省政府秘书长、有“神童之目”之称的吴良桐;曾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推动教育立法的龚自知;以及恢复高考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并留在首都工作的任荣宁、考入云南大学出国留学后被选聘到北京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刘富坤等,他们一个个靠着自己的才干与智慧走出大山,走向四面八方。“大关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一度时期成了大关人最自豪的描述。

“即使是在2011年之前,大关的教育依然处于全市中上等发展水平,最辉煌的时候是在2006年,当时有4万多名学生参加全市中考,前十名考生中大关就有4人,其中3人占据前三甲,1人位列第七名。”提起大关教育的过去,在县教育局教研岗位上干了20多年的蔡世纯主任至今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然而,随着社会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紧缺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上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关县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大关教育下滑的拐点出现在2013年,最严重的时候是在2015年,全县优秀生率和及格生比例一下子跌到了全市倒数第一。

“最近三年来,小学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的大概在800—1000人;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的也不少于1200人。也就是说,这三年来到外地就读的孩子总人数不低于2000人。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大关优质生源大量外流,教育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死结。”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大关县政协副主席、教育体育局局长吴维忠显得忧心忡忡。

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孩子到外地读书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是,直接加大了每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教育成本,以大关到水富云天化中学读书的孩子为例,每个学期家长都要去给孩子开家长会、看望孩子等,一个来回,光是交通费、宾馆食宿费平均就在2000元左右,一年下来,这笔费用在2万元左右。

由于办学投入有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大关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市其他县(市、区)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所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引进名校优质资源,创办一所龙头示范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不仅成了县委政府顺应百姓需求、加快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成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个共同心愿。

“对于大关复兴中学,县委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不是要努力办好,而是要必须办好!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按照省一级完中的标准建设学校,并搞好服务和监督,把这所中学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一流中学,从而提升大关县教育的竞争力,树立大关群众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吴维忠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下转第二版)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