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大决战推动大发展——专访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7-20 11:10:45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云南日报记者 蔡侯友 杨 茜 杨 萍 段 芃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杂居民族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

◆云南日报记者 蔡侯友 杨 茜

杨 萍 段 芃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杂居民族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这里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2018年底未脱贫人口58.83万人,占全国3.5%、全省的32.5%。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今年是昭通脱贫攻坚大决战之年,是一场昭通的“淮海战役”。

截至2018年底,昭通已累计减贫125.54万人,出列贫困村508个、摘帽贫困县2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12.49%。今年,昭通还将实现7个县(区)脱贫摘帽、624个贫困村出列、40.07万贫困人口脱贫。

昭通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7月16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寻走云南”系列报道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

以脱贫攻坚大决战,推动昭通跨越式发展。杨亚林用五句话来概括昭通如何谋篇布局,推动落实。

强化双统领,落实“133”工作思路

“昭通作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几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思想要求,立足昭通的实际,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主题主线,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杨亚林用五句话概括了昭通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

“第一句话,强化双统领,落实‘133’工作思路。”他解释说,强化双统领,是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高高举起脱贫攻坚的大旗,不仅把脱贫攻坚作为昭通最大的政治责任,更要作为昭通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通过把握这个历史性机遇,助推昭通的高质量跨越发展。

“133”: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情感三个认同。“这是我们立足昭通实际,提出的一个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杨亚林说,把群众工作作为支撑起昭通脱贫攻坚这个参天大树的主干,推动各项具体工作落实。通过走实群众路线,做实群众工作,自始至终把群众的宣传、组织、引导、发动、教育工作贯穿始终。

严格过程管控,扣好“四粒扣子”

杨亚林说,脱贫攻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最要害的是四个关键的精准。第一,对象精准;第二,措施精准;第三,退出精准;第四,巩固提升。

他以“精准对象”为例:昭通用四个多月的时间,组织23600多名干部,以最小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做好精准对象的工作。“全市25856个自然村,我们进行了全覆盖的摸底大排查,为我们做好整个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昭通实际,做好“四篇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改善,这“四篇文章”是昭通为解决好脱贫当中最突出的问题而确定的四个重点。

首先是易地扶贫搬迁。“昭通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杨亚林说,“搬,是解决我们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等生存条件不足以支撑其发展和进步的地区老百姓脱贫最有效的措施。”昭通抓住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机遇,实施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从2016年到2019年,四年时间全市实施了8.44万户36.2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如此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

杨亚林透露,今年昭通将完成5.24万户23.06万人的搬迁,一步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同步实施了28个集中安置点,上万人的点就有8个。最大的点有4万多人。严格按照搬得出、稳得住的要求,实现一支撑两配套,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昭通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

(下转第二版)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