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90后”两兄弟变身“鸡司令”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8-12 10:16:35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举。脱贫路上,绥江县广大群众积极探索,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板栗镇永兴社区的杨小东、杨华两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90后”的两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举。脱贫路上,绥江县广大群众积极探索,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板栗镇永兴社区的杨小东、杨华两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90后”的两兄弟凭着说干就干、百折不挠的倔强,成了全县小有名气的“鸡司令”,先后荣获市、县两级“乌蒙青年创业先锋”荣誉。

“这个鸡蛋有点血色,下这个蛋的鸡有炎症,可以给它喂点清热解毒的药。鸡蛋偏小是营养不足,平时在喂养时多加饲料,蛋就大一点。”在板栗镇永兴社区洪东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笔者见到了杨小东、杨华两兄弟。对蛋鸡养殖技术如数家珍的是杨小东,主要负责鸡场的技术、管理。哥哥杨华主要负责市场销售。

据了解,洪东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板栗镇“三园四场”产业规划的项目之一。目前,养殖场存栏蛋鸡3000多只,年产值达110万元。

养殖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市场风险、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2015年,杨小东开始尝试养鸡,因没有掌握好养殖技术,很快以失败告终。外出务工的杨小东心有不甘,2017年回到家乡,再次动起了养鸡的念头,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性格倔强的杨小东,认定的事非做不可,父亲的反对并没能阻止杨小东,他开始建设鸡舍,再次当上“鸡司令”,养起了乌骨鸡和蛋鸡。但就在杨小东踌躇满志时,意外情况还是发生了。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最多一天死了100多只鸡,5个星期就死了800多只鸡。

面对困境,是放弃还是坚持?哥哥杨华的鼓励让杨小东坚持了下来。残酷的教训也让杨小东明白,不掌握技术,不科学养殖,再大的梦想也是空想。于是他开始外出考察、学习,逐渐掌握了蛋鸡的养殖技术。

2018年6月,养殖场成功出栏第一批鸡,由于他养的鸡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兄弟俩也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看到兄弟俩养鸡挣了钱,不少周边的村民开始向他俩订购鸡苗。蒸蒸日上的势头终于让父亲改变了看法,父母也参与进来。杨小东负责养殖技术、哥哥负责市场销售、父亲负责饲料采购、母亲负责打扫卫生。一家人有分工有合作。空余时间,杨小东耐心地钻研养殖技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2018年下半年,兄弟俩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成立了洪东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区的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共谋发展。

合作社采取贫困群众贷款入股的方式,每年按比例分红给贫困户,3年后退还贫困户股本金。这个双赢的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方面,乡亲们害怕养殖失败,贷的款无法按时归还,不愿意贷款入股;另一方面,杨华兄弟俩也担心乡亲们不懂技术,导致失败。

为打消群众顾虑,永兴社区党总支率先入股10万元。在社区的示范带动下,乡亲们陆续贷款入股。合作社用这笔钱新建了鸡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2018年底,第一批分红如期兑现。

除了吸纳贫困户入股,兄弟俩优先向周边贫困群众收购粮食、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周边村民领鸡苗回家分散喂养,由兄弟俩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出栏后由合作社保障销售。合作社的社员规模迅速扩大,附近关口村、罗坪村的贫困户也成了合作社的新社员。

关口村1组73岁的贫困户江家华,去年从合作社领了140多只鸡苗回家搞起了林下养殖,一年实现经济收入15000多元。“去年过年那一段时间,我养的这些鸡供不应求,最小的都是100元一只,自己都没有得吃。”

“第一步就是把规模再扩大,第二步就是转为林下养殖,把土鸡蛋的市场打开,打造我们自己的商标,形成自己的品牌。”说起未来的发展,兄弟俩信心满满。目前,杨华已经向永兴社区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杨华说,是组织为他们搭起了产业致富的桥梁,合作社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通讯员 谭平才 罗 洪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丽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