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马鞍苗寨的嬗变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08-16 16:27:33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从巧家县小河镇出发,在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1个多小时,来到平均海拔2300米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马鞍村,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民族成分众多、乡风民风淳朴、群众生活美好。2015年前,交通

从巧家县小河镇出发,在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1个多小时,来到平均海拔2300米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马鞍村,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民族成分众多、乡风民风淳朴、群众生活美好。

2015年前,交通闭塞、道路晴通雨阻、人居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水平低是马鞍村的真实写照。时任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来到马鞍村,指出马鞍村的现状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村容村貌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严重滞后,以教育为主的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以产业建设为主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纳里皆料饶皆好饶(苗语,意思是现在生活好了)。”如今,谈起生活的变化,现龄48岁的当地苗族同胞朱万花激动地用苗语对记者说道。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打赢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确保各民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如今在马鞍村得以体现。

干部下沉

脱贫致富信心十足

平坦宽阔水泥路上,扶贫干部们来回攒动;庄稼地里,农民正忙于收割庄稼;山坡上,肥壮的黄牛正在享受阳光的沐浴,欢快地啃食青草;房前屋后,栩栩如生的墙壁绘画,惟妙惟肖,展现出苗族同胞善良、勤劳的美丽画卷……走进马鞍村,扶贫热潮处处涌动,帮扶大军个个争先,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马鞍村国土面积13.2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800米,辖1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3户2363人,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4户996人。有小学1所,在校生157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个,村卫生室1所。有村党总支1个,支部6个,党员39名。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全市80个民族村之一、全县6个民族村之一。

高寒冷凉、土壤贫瘠、物产匮乏的马鞍村一直牵挂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马鞍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市委“133”工作思路,不畏艰险、抢抓机遇,扛起责任、敢于担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毅力,苦干实干、决战决胜,展开了一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大会战。

滚石上山,破釜沉舟。马鞍村迅速把扶贫节奏和精神状态由“平时”转为“战时”,精准推进干部驻村“盯、看、守、助”。马鞍村党总支书记颜修维告诉笔者,为确保所有贫困户如期脱贫致富,1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个挂钩帮扶部门和9名镇党委政府干部职工及小河供电所职工,对全村214户贫困户996人贫困人口进行了挂钩帮扶,全面精准核查农村户籍、住房、教育、卫生、低保等各方面的信息,对标对表,开单作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攻关,一个农户一个农户去动员,到人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基层党组织以“一级响应”向“贫困山头”发起总攻。

为便于部门下沉干部、镇级下沉干部、村支两委干部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马鞍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三讲三评”活动、党员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院坝会等,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探索贫困群众发展致富途径,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商讨,大家一致认为:要致富,先修路。

于是,干部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主动协调项目,进组入户开展群众工作,蹲点监督指导项目实施,从根本上改变马鞍村交通不便,道路基础设施极其落后的困境。“以前只要下雨过后,长期稀泥烂浆,恨不得淹到膝盖,出门不光脚、卷裤腿,就得穿水鞋。”朱万花告诉笔者,“如今,到集镇的道路硬化了,还打通了村组道路,出行方便了,信心更足了,走在现在的水泥路上,根本想象不到以前的道路情况。”

扶贫先扶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干部要带着干,更关键的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实现全民参与。在马鞍村,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我们通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三讲三评’活动等,提升群众自身发展动力,凝聚村组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精神。”巧家县政策研究室派驻马鞍村第一书记王有明告诉记者。

王有明驻村以来,让他感动的就是,现在懒惰的村民少了,出去挣钱了村民多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十足。

产业发展

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7月的马鞍村,风和日丽,绿树成荫。近年来,该村根据自然资源现状,依托退耕还林、光伏扶贫、小额信贷、劳动力输出等方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肉牛养殖、劳务输出、经济作物等产业,让农民鼓起了腰包,让马鞍村走上了一条产业脱贫、生态致富的道路。

产业扶贫作为“造血”“固血”的扶贫方式,能够取得立竿见影、持续稳定的效果。然而要走出一条既能因地制宜,又能带动百姓致富的产业之路,对马鞍村这个以传统农耕为主的高寒偏远小山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养殖是马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出路。”马鞍村有较好的林地资源,发展养殖一直是村组干部共同认可的路子。但由于贫困群众缺乏资金支持,长期以来,马鞍村除了少数致富能人通过养殖致富外,其余贫困群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而切步。

“活人怎能被尿憋死”,2018年上任马鞍村党总支书记的颜修维认为,有了挣钱的路子,就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努力。2019年,通过多方争取,征求群众意愿,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小额信贷5万元,贴息3年内,共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0户219万元,用于发展养牛产业。

“感谢政府的帮助,我早就想养牛的,就是买不起。”“养牛这行业要勤快,多整点嫩草给它吃,这样长得好。”“贷的5万元款修牛圈用了些,剩的钱买了3个半大牛儿来养,长肥长大了就卖出去,时间短,见效快,一头牛要赚两三千元。”说起养牛,贫困群众们很是激动,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养牛经验。

为让贫困群众都动起来,富起来,马鞍村除了引导村民发展养殖,还根据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组织引导有劳动力人员外出务工,定期开展劳动力技术培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我们村有劳动力15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缺技术98户501人,2018年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0人,务工收入达880万元,2019年计划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00人以上……”颜修维说。

吴德发是马鞍村的苗族村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5口人,3个孩子,大的一个在读初中。原来,吴德发长期在家务农,种玉米、马铃薯,生活过得相当艰难。精准扶贫以来,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干部多次到家中做思想工作,并开展了劳动技能培训。如今,吴德发在昆明务工,妻子在家里养起了牛,修起了砖房,一家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访中,目前在小河镇中学读初一的大女儿吴忠翠害羞地告诉记者:“以前想买点好东西吃都没有钱买,现在样样都有了,都好了。”

“有水就有灵气,水也是发展产业的关键。”颜修维介绍,今年启动实施了山堡扫把林至马鞍村管网项目,能解决马鞍村12个村民小组饮水困难问题,项目共6件管网,工程投资290.88万元,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水池开挖、管网二次搬运、到户管的开挖与回填)、设计方监理方共同参与、施工方紧急施工等方式,现已经完成水池浇筑、主管安装等工作,正启动到户管网的安装,本月底能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推动马鞍村养殖、种植等产业的发展。”

如今,马鞍村贫困群众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在致富能人的带动下,野猪、土鸡、肉牛等各类养殖应有尽有,贫困群众通过养殖产业、外出务工等,多渠道实现“短能脱贫、长能致富”,走出了传统农耕为主的困境,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美好。

安居乐业

今年将整村脱贫出列

“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太关心了,可以说最近三年我们寨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家乡的变化,朱万花深深鞠了一躬,要代表马鞍苗族同胞向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表示感谢。

将近50岁的朱万花精神抖擞,正忙于做家务。洁白的砖房内各种家具应有尽有,整整齐齐。朱万花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浙江务工,最近和老伴在家带两个孙孙在家。她介绍,儿子在浙江一工厂务工,供吃供住每月有6000元的工资,儿媳除掉生活开支每月有4000元左右工资,每年要带七八万元钱回家,家里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马鞍村的落后面貌已然改观。

“山高坡陡,稀泥烂浆。”忆及往昔,马鞍村村民感叹“路难行”。2016年投入资金340万元新开挖村组公路5条,全长39.52公里,打通马鞍村组道路屏障。2018年,投入资金277.8万元硬化了新田村至马鞍村公路6.3公里。

目前,通往集镇的硬化路都2条,正所谓“出门就是路,抬腿就上车”。

“文化封闭,教育滞后。”谈及过去,村民说孩子们读小学三年级了还不会讲汉语。现在,两三岁的孩子苗语、汉语都会表达。同时,2018年启动实施马鞍村完小建设,投资704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宿舍、厕所、操场、围墙等,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鞍村还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统筹运用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安居工程、“8.03”地震恢复重建等项目政策,搬迁建成了村委会办公楼、食堂、卫生室、活动广场及厕所。2017年实施徐家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392.475万元解决40户集中安置农户住房困难问题,投资138.4万元解决25户卡户和12户随迁户住房困难问题;并计划2019年从青杠、烂泥箐、曾家碉等9个迁出点,搬迁鲁甸卯家湾24户118人。农村危房改造共惠及166户,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的贫困人口,马鞍村将其纳入低保范围,享受低保的卡户有70户186人,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还召开了马鞍村低保评议会议,主要对低保一人户进行核实,并提名推荐新增人员,结合会议情况,村三委、驻村工作队、镇常年工作队共同参与逐一入户进行核实,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评议。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14个,每月补助500元,大力开展村庄整治、道路修复、生态保护等工作,着力改变农村家庭生活卫生习惯。

“我们按照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出列的标准,进行了梳理,今年脱贫出列,消除绝对贫困是没有问题的。”采访中,马鞍村党总支书记颜修维和驻村第一书记王有明都信心满满。他们表示,下步要加大对村民爱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七改三清”、房前屋后大整治和厕所革命,促使村庄美化亮化,提升人居生活环境水平,让马鞍村各族群众生活更美好。

通讯员 胡华伦 文/图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聂孝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