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浅谈“知行合一”思想与廉政文化的契合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10-15 12:28:32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市纪委监委 肖国山 明代大儒王阳明通过人生的历练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道德修养和实践的哲学命题,儒家自古讲求“内圣而外王”,即行为遵循内心的良知,达到宁

市纪委监委 肖国山

明代大儒王阳明通过人生的历练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道德修养和实践的哲学命题,儒家自古讲求“内圣而外王”,即行为遵循内心的良知,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致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核心。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为人处世的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知行合一”是古代的唯物辩证法,它对个人的思想、行为、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同样对从政人员的思想、行为、意识有着指引和约束作用。

在道德上的契合

王阳明作为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悟道感知;内心的良知才是宇宙的真种子,内心的种子质量决定自己生命的质量;良知就在我们心中,心中的良知便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行为遵循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做事,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完善自己的良知。中国从古至今,都把道德推崇到很高的位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使人高尚,能帮助人类社会的文明上升到更高的水平,相当于无言的法律。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求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爱家、爱党、爱国是基本行为标准,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连着党风,党风连着国运。“德者,才之帅也”,有才能的人,如果道德低下,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危险品”,德厚、才高、身正是入仕为官、廉洁从政的必然要求。

如国家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就是典型的“能人腐败”,其从武汉铁路分局的一个普通养路工成长为高权重的正部级干部,为中国的高铁发展作出了贡献,能力水平受到公认,但其道德极其败坏,深陷“权权交易、权色交易”, 对铁路系统出现的严重腐败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2013年7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诚然,“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周永康、薄熙来之流不清醒认识“德之本”,心无敬畏,任意践踏党纪国法,祸害国家和人民,最终锒铛入狱,成为千古罪人,遗臭万年。所以,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高度,引领着从政者的品行。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要以榜样的力量去感召和教化别人,举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老百姓中的公信力。

在心境上的契合

王阳明的心力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克服内心的私心杂念,追求内心的高远境界,用内心的强大理念战胜外在的诱惑以及苦难,逐渐达到心灵的至高境界。官场从政“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有人以权谋私,有人蝇营狗苟,有人沉迷酒色,多少人在这个“油腻”的地方无法把持而滑倒堕落,多少人肆意妄为而身陷囹圄。究其原因,“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们缺乏强大的心力。人的力量有多大,不能取决于体力,也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更多的是取决于心力,强者先强心。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保持一个健康的人格和心态,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本意、善良,“眼中有束光,心中有片海”,不断强大我们的心力,才能营造我们崇高的心境。

又如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厅长陈锡诚,仅仅因为仕途不得志,曾经的下属被提拔成了顶头上司,就沉溺于电子游戏和炒股,毫无顾忌地收受贿赂,从所谓“有所取有所不取”,滑入贪得无厌、大肆敛财的深渊。官场上,有些官员把升迁当作自己人生的主要追求,一旦升迁的速度、位子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就有失落感,就心里躁动,在政治上就不求上进,学习上就没有钻劲,工作上也没有干劲,责任上更没有担当。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个人进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及勤勉敬业的精神。

在目标上的契合

“知行合一”是廉政文化的内在要求,廉政文化是“知行合一”的现实升华。公平正义、清廉如水、忠诚担当、抑恶扬善、淡泊名利、谦虚内敛、隐忍持重等等都是“知行合一”与廉政文化的价值追求。古代儒家的信仰与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何其相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个善良的人,看见恶的一面能够拿出勇气与担当去抨击,看见善的一面能够让温暖洒遍每一个角落;一个高尚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能够“此间尘不染”“只留清气满乾坤”。致良知, 就是要尊重并践行自己的内心所想,这种勇敢的品质,即使是对于现代人而言,也十分难能可贵的。为什么社会需要公平正义?因为它是我们内心所思所想应该去做的,恶不能被放纵,真善美应得到弘扬。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廉洁从政是为官者最重要的一个职业操守,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知行合一”和廉政文化有诸多的内涵契合和外延重叠。廉政文化必然提倡党员干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必然成为廉政文化的目标、要求和内涵,也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昭通自古薪火传承很多廉政文化,如清官亭公园就是为纪念清朝嘉庆年间昭通恩安县令王禹甸,老百姓们感念王禹甸的清正廉洁和为民办事,在公园撰写一副经典的对联:“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说明了老百姓对清官是多么的期望。又如蒋介石赠送牌匾“封鲊丸熊”在昭通龙家祠堂,展示了一个光荣的爱国者——龙云对昭通乃至整个云南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历史的印记在当今的党风廉政建设中,应该能给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多的警示和启迪。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也是一个人内心的力量,如果我们把廉政文化根植于每个党政干部和群众的心中,做到“知行合一”,党员干部能够淬炼党性修养,正心修身,大力弘扬廉政文化,营造廉洁、公平、正义的环境,努力实现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以巩固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那么人民群众期盼的清官也不再遥远。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