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资讯 > 正文

走访慰问莫要“单向输出”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19-12-24 08:37:03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余朝波 岁末临近,各级组织都要开展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只重“走形”却不重“走心”,让“送温暖”变成了“握手

余朝波

岁末临近,各级组织都要开展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只重“走形”却不重“走心”,让“送温暖”变成了“握手拍照、空话闲聊,送完钱物、转身走人”的“走秀”,每家待几分钟,说几句不咸不淡的话,然后以“还有其他事务在身、时间紧”等看似很合理的借口为由走人,简单地把慰问品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完成了“慰”的任务,却忽视了“问”的真正内涵,将这种走访慰问变成了简单的物品“单向输出”,群众很难从中感受到真情实意,自然会产生干部在搞形式主义的错觉。

笔者认为,走访慰问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不能是简单的钱物“单向输出”,而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走进群众心里,耐住性子、俯下身子问寒问暖、问衣问食、问住问贫、问苦问医,与困难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说心里话,带着真感情,访出群众遇到的真困难,问出百姓对来年的新期待。

首先,要“至诚至恳”,留下来把群众的心“焐热”。不忘“访”和“问”,带着真心和热情,带着责任和问题,进农家小院、蹲田间地头,通过聊一聊、问一问,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子女受教育情况等内容,对群众所急所忧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也可以早些想办法,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帮助群众找准致贫原因,寻求脱贫良策。

其次,走“群众路线”,重“慰”贵“问”,把板凳“坐热”。走进困难群众家里,与他们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不说“套话”和“大话”,多与他们拉拉家常,看看他们的米缸,揭揭他们的锅盖,研判出困难群众是否为吃、穿发愁,医疗、教育、住房是否有保障,交通条件是否落后,饮水质量是否有保障等,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让走访慰问真正问到群众“心 ”里,暖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

最后,要“精准帮扶”,不搞“一慰了之”,以长效机制助群众走上幸福之路。走访慰问不能止步于“嘘寒问暖”,要常常来常常往,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准群众的“脉搏”,摸准基层“脉象”,准确定位出“积结”和“暗礁”,在理清思路和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和每户群众的具体实际,从技术、产业、项目等方面真正帮助困难群众寻找到符合困难群众需求的路子,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新希望,让群众的期待变成群众的实惠。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