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摘掉了 “受威胁物种”的帽子
◆记者 聂学虎 毛利涛 张广玉
10月12日上午9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媒体见面会在COp15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4名专家学者介绍了云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重大成果,向媒体记者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在介绍云南的鸟类多样性特点以及云南省在鸟类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时说:“我们牵头开展积极有效的黑颈鹤保护工作,不但使黑颈鹤成为我国9种鹤类中唯一种群增长的鹤类,2020年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从‘易危’等级降为‘近危’,摘掉了‘受威胁物种’的帽子。”
见面会结束后,记者专访了杨晓君。他介绍,黑颈鹤只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以及周围地区,因此过去对它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了解很少,后来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开始对黑颈鹤进行保护与研究,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黑颈鹤保护工作,把有黑颈鹤分布的省份及其他国家纳入其中,共同做好黑颈鹤保护。
他还说,每年召开一次黑颈鹤保护年会,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对黑颈鹤保护感兴趣的人都会来参会,以此促进黑颈鹤的保护。
“以前,昭通的大山包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是当时的一位局长把我从贵州草海‘拉’到了大山包,并向我作了一个报告,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昭通大山包被宣传出去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拍摄大山包,拍摄黑颈鹤。此外,鸡公山是大山包一个明显的地理奇观,与黑颈鹤一并被推介了出去,大山包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世界知名的地方。从长远来说就形成了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推进。”杨晓君介绍说。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是世界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目前国内已知黑颈鹤越冬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越冬地之一。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