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标准化纲要 助力昭通高质量发展——专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剑竹
◆记者 陈忠华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在昭通深入宣传贯彻《纲要》,记者采访了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剑竹。
记 者:请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纲要》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王剑竹:《纲要》是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印发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圈定了目标和任务,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实施《纲要》,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记 者:《纲要》的发布实施,对昭通发展有哪些作用?
王剑竹: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标准的支撑。《纲要》明确,到2025年,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新兴产业标准地位凸显,健康、安全、环境标准支撑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聚焦“三个定位”目标和“四篇文章”要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奋力开创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昭通是农业大市,对于农业而言,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力。产业标准化能更好发挥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功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产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昭通市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云南省地方标准14项,昭通地方标准80项,团体标准2项,其中“六大产业”地方标准29项。
对于企业而言,标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昭通要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同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设立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要求企业向社会公开所执行的产品和服务标准相关情况,充分释放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记 者: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昭通肩负的重大政治使命。《纲要》对昭通生态环境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王剑竹: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切实筑牢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标准是生态环境优质发展的根本保证。《纲要》提出,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标准。9月24日,昭通市发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鱼类资源》《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巡护技术规程》三项昭通市地方标准。三项地方标准涵盖巡护、增殖放流、生物多样性监测,将进一步实现保护区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同时,也将为保护区提供一个环环相扣的管护模式,为推进保护区管护工作“闭环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保护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实施依据和技术支撑。
记 者:结合昭通的实际,我们将怎样贯彻落实好《纲要》精神?
王剑竹:作为昭通市人民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部门,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联合相关部门结合昭通实际,积极探索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等地方标准的制定。我们同时要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标准化工作;将深入实施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加强监督检查基础上,支持、引导重点优势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将积极探索与我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新模式,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努力推进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昭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ztnew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