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净利润400多亿,坐拥现金1800多亿,碧桂园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22-03-31 17:02:30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又是一年房企年报季,各家房企先后晒出自己的“成绩单”。3月30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据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销售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债务规模和融资

又是一年房企年报季,各家房企先后晒出自己的“成绩单”。3月30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据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销售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实现“双降”,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愈发稳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约1813亿元,可动用现金储备充足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稳健的经营实力,较优的偿债能力

2021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城市住房需求逐步释放,成交量活跃。下半年,随着限购、限贷、土地“两集中”等调控政策收紧,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碧桂园保持战略定力,精准和均衡布局各线城市,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稳固态势。据年报显示,2021年全年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580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641万平米,是去年房企中唯一权益销售额破五千亿的房企,销售展现较强韧性。

在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多家第三方机构最新的年度销售排行中,碧桂园是唯一一家在7000亿档次的房企,以全口径销售额7588.2亿元稳居行业榜首,持续领跑行业。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9%。

同时,公司销售回款保持高位。2021年,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0%,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销售回款率高,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安全。2021年碧桂园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08.6亿元,显示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强劲。

此外,碧桂园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约1813亿元,可动用现金储备充足;总有息负债余额同比下降2.6%至3179.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的占比下降至25%,现金短债比约为2.3倍。净负债率为45.4%,相比上年底优化了10.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融资成本较上年底下降了36个基点至5.2%。

稳健的经营实力、较优的偿债能力,使得碧桂园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支持。当前,碧桂园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成功重启境内外融资渠道的民营房企之一。

在2021年9月份之前,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境内外市场发行长久期、低成本的融资工具。9月份之后,碧桂园在多方监管及投资人的支持下,也成功在境内外发行多种类直接融资工具,包括10亿元的公司债,15亿元ABS及39亿港元的可转债。2022年3月份,碧桂园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首度获批50亿元中票额度,预计将在业绩发布之后进行首发。

85%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

碧桂园是全国土储布局最为广泛的企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开发项目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299个地级行政区划、1425个县级市/区/县,项目总数达到3216个。

截至2021年年底,碧桂园位于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4846亿元。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3365亿元,合计约1.8万亿元,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左右的销售需求。

总体来看,碧桂园的土储资源既丰富又均衡精准,兼具广度和深度。2021年底可售货值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5%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很好地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人口流动趋势。

2021年全年,碧桂园共获取333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1416亿元,对应货值约4200亿元,权益比保持在85%以上。按金额计算,新获取土地中,66%分布在三四线城市,29%通过多元化方式获取土地,撬动了37%的权益货值。

碧桂园在2021年进一步完善了货量结构的调整,布局经济、人口吸附能力更强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新获取土地中,85%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精准布局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在2021年新增的土储中,江苏、广东、浙江的投资额超过50%,加上河南、上海、安徽的投资,合计超过70%。

2022年,“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稳”字当头。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碧桂园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聚焦城市深耕。未来将对全国的市场做进一步的分类,按照市场规模、供需关系遴选出符合集团战略发展的市场,更加聚焦于以大都市圈为首的一二线和强三四线城市。

莫斌提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四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新市场和新模式。“我们对宏观市场保持审慎,但仍会对微观市场保持监控,灵活调整供货和销售策略,审时度势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数据显示,2021年碧桂园5580亿元的权益销售总额中,75%来自五大都市圈,68%来自三四线城市。

未来还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碧桂园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集团战略层面,在产品生命周期、企业日常运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开展2060年前碳中和计划的目标制定与工作规划,建设绿色发展的碧桂园。目前,碧桂园已经发布12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对外披露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愿景、策略和实践。

据碧桂园《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累计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的项目936个,累计发展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2亿㎡,位居行业前列。

其中,2020年碧桂园新增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的面积达到1242万㎡;碧桂园满足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标准建设项目共6个,面积达到39454㎡;建设海绵城市项目111个,占地面积达776.82万㎡。

在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发布的2021ESG评级报告中,碧桂园评级上调至B级。在恒生可持续及发展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中,碧桂园评级得分亦稳中有进。此外,2021年碧桂园首次申报GRESB全球房地产可持续评估体系,并取得了三星级评级。

同时,碧桂园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帮扶低收入群体,助力推进共同富裕。从1997年至今,碧桂园集团及其创始人杨国强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超100亿元,涉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教育助学、抗疫救灾等方面,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超过49万人脱贫。

2018年起,碧桂园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扶贫上升至主业高度,在扶贫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产业、就业、党建等“4+X”精准帮扶举措,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碧桂园继续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未来,会全方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公司战略和运营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