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弱美元”共识出现分歧,人民币维持偏强水平的基本面未变

中国财经界·www.qbjrxs.com 2021-04-01 15:05:37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

谁也没料到,华尔街最具确信度的“弱美元”预测竟遭遇了挑战。美元指数本周初走高,升破92关口,创四个月新高,此前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新一轮大规模纾困法案,叠加强劲的2月

谁也没料到,华尔街最具确信度的“弱美元”预测竟遭遇了挑战。美元指数本周初走高,升破92关口,创四个月新高,此前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新一轮大规模纾困法案,叠加强劲的2月非农就业报告和疫苗普及加速,市场对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增强。

此前涨势迅猛的人民币也开始回调。截至北京时间3月10日下午收盘,美元/人民币报6.5116。“近期市场对美元的看法已有分歧产生,‘弱美元’的共识预期松动,有个别银行转为看涨美元,这与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反弹超60BP(基点)、美国经济最近的高频数据较为亮眼等有关。”恒生银行(中国)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弱美元”的市场共识逐渐松动

美元多头卷土重来,本周一,美元就成为隔夜走势最强的货币,对主要和次要货币悉数冲高:对土耳其里拉上涨2.9%,达到3个月来最高点;对南非兰特上涨逾1%,达到8周以来最高点;美元/离岸人民币已升至3个月来高点,突破了6.5。“我们近期维持看涨美元观点,初始目标落在6.6100-6.6277阻力位。”嘉盛集团分析师Fiona Cincotta对记者称。

吴英敏在采访进也表示,需要警惕美元的反扑,而近期美元的反扑主要源于利差和基本面等因素。就利差而言,随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至1.6%附近,很显然美元与G10国家主要货币的利差大幅收窄,中美利差也已从此前的250BP下降至170BP。据记者了解,目前,主流机构都已纷纷调升了美债收益率预测,2021年的目标位已从此前的约1.45%上调至1.75%-2%的区间。

就经济基本面来看,上周五,美国公布了非农就业报告,新增就业人数37.9万人,预期值为增加18万人。此外,鉴于美国疫苗普及加速,近期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也将2021年美国GDP预测上调。

之所以一些机构此前在2020年坚定看跌2021年的美元走势,主要由于美国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取向以及巨额财政刺激政策导致,并预计这些政策短期都不会变化(零利率或延续至2023年或2024年)。同时,美元指数过去三次周期性变化的时间间隔很固定,基本上是8-10年一个上升期,8-10年一个下降期,这种固定的时间间隔很可能是由于美国总统两届连任以及两党的切换。本次强周期从2015年开始,目前已经走向了后期,是历次强周期中最弱的一次,而且美联储在2018年出现百年来首次的同时加息、缩表,美元指数当时来到100附近。在2020年3月由疫情引发的“美元荒”情况下,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至104附近,此后便一路下降,甚至一度跌破89。

但是如今美国通胀预期大幅攀升,且欧洲经济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元走高的推手。

人民币波动加剧下“中性套保”是关键

随着美元明显反弹,人民币也终于摆脱了纠缠多个月的6.4区间,走到6.5附近。目前一些机构对美元/人民币的预测分歧较大,看涨人民币的机构仍将预测值维持在6.1-6.3,但更看好美元反弹的机构则已将预测值调到了6.7。

也有银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有购汇需求的企业已经蠢蠢欲动,而每当一些有进口需求的大型企业(例如油企)进场购汇时,市场往往会被推动。

吴英敏对记者称,在目前的环境下,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和趋势可能逆转。去年以来,尽管人民币强劲升值,但中国央行却鲜有干预,预计这种趋势今年仍将持续,汇率波动也将加剧,更难以预测。因此,对于外贸企而言,央行多次强调的“中性套保”原则就更为重要。

去年,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高达近8%,这导致众多上市企业的汇兑损益扭曲了盈利表现。吴英敏认为,以近期观察到的比较典型的客户对冲案例为例,商品业务相关的企业一般比较多对冲一年以内的外汇敞口,套保操作会结合外汇需求和财务报表,灵活地搭配外汇远期和外汇期权操作;而有长期限外汇敞口的企业,如一家头部制造业企业对外签了3年期的出口长单协议,往往会将相应的长期外汇敞口进行一次性对冲,主要利用外汇远期、掉期等简单的衍生品。银行间衍生品期限一般超过1年,流动性就会下降,而3年以上的期限就考验银行的交易能力和银行、企业之间的配合能力,选择更好的对冲窗口时机,例如对即期汇率和掉期点的把握都会对套保的效果产生影响。关键在于,企业需根据实际需要,有规律地进行套保,而不是去投机、博汇率的方向。

国际资金仍将加速流入

尽管美元反扑,但一些市场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维持偏强水平的基本面仍未变,资金流入的势头仍然强劲。

近期,国际资金大幅涌入中国债市。吴英敏表示,尽管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防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内地交易员对利率债仍偏谨慎,但一些国际投资者的看法更为乐观。据中债登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境外机构托管的债券规模达30567.75亿元,同比大涨62.09%,较上年末增长5.96%。

近两周,即使美债遭遇抛售,但中国国债波澜不惊。原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近期也对记者称,预计2021年仍将有18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中国债市。

此外,下一阶段预计将正式开通的大湾区“理财通”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今年2月,内地、香港及澳门的监管机构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在2019年已达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扩大至4.6万亿元,其中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区内银行业的总收入预计2025年可达185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

吴英敏表示,当前一些外资行都在积极备战“理财通”,疫情导致的通关障碍(无法进行线下开户)可能是“理财通”迟迟没有正式启动的原因。但随着全球疫情改善、疫苗普及加速,预计今年年中后启动的概率较大。“试行初期,预计产品仍将聚焦在低风险产品,例如银行的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相比之下,境内的利息水平更具吸引力,因此预计‘北向通’吸引的资金流入仍将超过‘南向通’。”吴英敏称。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info@qbjrxs.com!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http://www.qbjrxs.com/news/2021/0401/90843.html